诗词大全

《灙泉亭》

竹列苍戟枝干稠,亭开翠幄窗户幽。
下分灙水入渠口,正坐小榻临清流。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灙泉亭》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子排列得像苍戟,枝干茂密。
亭子开着翠绿的窗户,幽静宜人。
下方的灙水流入渠口,我正坐在小榻上,俯瞰着清澈的流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灙泉亭中的景象。诗人将竹子比作苍戟,形容其茂密的枝干,给人一种繁茂的感觉。亭子的窗户是翠绿色的,散发着幽静宜人的氛围。在亭子下方,灙水流入渠口,清澈而明亮。诗人坐在小榻上,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新宜人的景色。竹子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它们的茂密成长与亭子的幽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灙泉亭下的流水清澈明亮,与亭子的幽静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宜人的景象。诗人坐在小榻上,静静观赏这一景致,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简练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诗人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灙泉亭中,感受到了清新宜人的氛围。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宁静、舒适的心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宁的美感。

  • 《野堂》

    姓名无复世人闻,静处何妨独策勋。久矣不堪东阁客,归哉无媿北山文。横林霜近有丹叶,平野雨余多断云。更喜鸬鹚来渐熟,一溪烟水与中分。

  • 《东林寄别修睦上人》

    行心乞得见秋风,双履难留去住踪。红叶正多离社客,白云无限向嵩峰。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重。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

  • 《杂兴》

    粟无人馈方差快,门有僧敲未绝幽。岂是耄荒深绝物,从来不惯惹闲愁。

  • 《折杨枝》

    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

  • 《生查子》

    一岁会盘洲,月月生查子。弟劝复兄酬,举案灯花喜。曲终人半酣,添酒留罗绮。车马不须喧,且听三更未。

  • 《入桐江》

    奔流千折下,峭壁两崖分。樵径冲江雨,渔舟宿岭云。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独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