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悼邦节弟》

皇考怜同出,青已并庐。
前春曾访我,无月不来书。
易感中年后,难忘少长初。
倏然成梦幻,岁晚重欷嘘。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悼邦节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姜特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亲人的离世,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悼邦节弟》中文译文:
皇考怜同出,青已并庐。
前春曾访我,无月不来书。
易感中年后,难忘少长初。
倏然成梦幻,岁晚重欷嘘。

诗意和赏析:
《悼邦节弟》这首诗词以凄凉的笔触描述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首先,诗的开头表达了皇考(皇帝的父亲)与作者同出生的关系,彰显了作者与皇考之间的亲近。接着,诗中提到了青已并庐,这里的青指的是作者与亲人的同龄人,已并庐则意味着他们早已相互依偎、共同生活。这一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亲人之间的紧密关系。

诗的下半部分展示了作者对亲人离世的痛苦与思念。作者回忆起前年春天亲人曾经来看望自己,每个月都会给自己写信,这表明亲人对作者的关心和牵挂。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作者变得越来越容易感伤,难以忘记与亲人共度的年少时光。突然间,亲人成为了一个梦幻般的存在,而岁月的晚年使得作者不禁悲叹叹息。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亲人逝去的痛苦与思念之情。通过对亲人生死、时光流转的描绘,诗中透露出对人生无常和光阴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亲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这首诗词以其朴素而真挚的情感触动人心,使读者在感叹岁月流转的同时,也能体味到家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 《寓言》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 《寿安公主出降》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 《头风戏作》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 《书友人壁》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 《呈仓皇使觅官书》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