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励灯前志,澜翻笔底春。
果题新进士,归悦太夫人。
更值千金产,悬需五鼎珍。
茫茫竟何往,一念忍忘亲。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悼毕进士》是宋代孙应时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磨励灯前志,澜翻笔底春。
果题新进士,归悦太夫人。
更值千金产,悬需五鼎珍。
茫茫竟何往,一念忍忘亲。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的毕进士的悼念之情。他通过描述毕进士在读书时的勤奋与专注,以及他在考试中的成功,来表达对他的赞扬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思考了人生的无常和珍贵,以及在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忽略了亲情和人情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通过运用富有意象的词语,如"磨励"、"澜翻"、"果题"等,诗人将读书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同时,通过"一念忍忘亲"这句警示性的话语,诗人以自省的态度提醒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不要忽视亲情和人情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感慨的口吻表达了对毕进士的哀悼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它通过对个体经历和情感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于人生价值、追求和选择的思考。这种对功名与亲情的对立与抉择,使得《悼毕进士》成为一首具有思想深度的诗词,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丰富内涵。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