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道边竹》

腾身已往化为龙,未化先拔济物功。
六月乾坤尘扑火,行人无个不清风。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道边竹》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身形已经腾空化为龙,
还未完全变化,先施展其拯救众生的能力。
六月间天地间尘土扑火,
行人无不受到清风的吹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道边的竹子为题材,通过描绘竹子的成长和自然力量的运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道的力量和美的赞美。

首先,诗中描述了竹子化为龙的景象,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物,具有神秘、威严和力量的象征。诗人通过将竹子比喻为龙,强调了竹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具备的无穷生命力和潜能。竹子腾身而起的形象,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和追求进步的精神。

接着,诗中描述了六月间的景象,天地间的尘土扑火。这里的六月象征着夏季的炎热,而尘土扑火则暗示着干燥和炎热的环境。然而,行人却无不受到清风的吹拂。这里的清风象征着清新和凉爽,是一种令人感到舒适和愉悦的力量。通过对比炎热的环境和清风的吹拂,诗人展现了大自然中的平衡与和谐,并传达了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意境。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的道的力量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态度的追求。通过描绘竹子的成长和自然界的律动,诗人呈现了一幅和谐、积极的画面,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高山奇树图》

    高山奇树似城南,兀坐联诗兴不厌。一自韩孟归去后,谁人敢把兔毫拈。

  • 《明福观》

    泉源山下延平旷,路入松关起清爽。飞云西峙积翠台,突兀三千六百丈。杏花片片铺金坛,天风吹桂香漫山。游人尽去萝月上,觉人身世非人间。

  • 《圣冈》

    古迹是何王,平身入石房。远村通后径,一郡隔前冈。昼静唯禅客,春来有女郎。独醒回不得,无事可焚香。

  • 《子中兄招饮次韵》

    立朝共踏东华土,居里同抽北阙身。从此清风与明月,尊前真属两闲人。

  • 《芜湖吉祥寺》

    刹院年来正勃兴,此山更不及承平。全无枯客开囊施,犹有残灯逐钵行。晋殿唐宫牛一梦,黄书晁篆鼓掌鸣。摩挲古柳成三叹,岁岁东风绿自荣。

  • 《慎交歌》

    莫言青松青,有时亦摧折。莫言圆月明,有时亦亏缺。莫逆论心素,刎颈定交结。年发未及衰,交情已消歇。俄因竞分寸,忽尔成楚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识欲松枯及月亏,请看陈馀与张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