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簷破袄犹藏箧,明日焚黄只益哀。
《到家作》是清代诗人钱载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矣东墙绿萼梅,
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
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限罪,
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簷破袄犹藏箧,
明日焚黄只益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童年时母亲教诲的场景,感慨自己在外漂泊多年,渴望母亲的到来。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所犯的种种错误的懊悔和自责,认为这些念头和罪恶都不如尘灰。同时,诗人也提到了自己的困顿境地,即使生活艰难,却仍然将宝贵的物品藏在破烂的袄子里,明天将它们烧掉只会增添悲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母爱的渴望和对过去错误的自责。第一句描绘了墙边盛开的绿萼梅花,给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感觉。第二句则以风摧桂花的形象,寓意着诗人经历的坎坷和挫折。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童年时母亲的教诲和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表现了浓厚的母爱情感。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用"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万念不如灰"来表达自己对过去错误和内心挣扎的懊悔之情,这种自责和懊悔的情感使诗词更具触动力。最后两句则以具体的物象"曝簷破袄犹藏箧,明日焚黄只益哀"来表现诗人困顿境地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把重要的物品藏在破烂的袄子里,明天烧掉只会增添悲哀。整首诗词情感真切,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母爱的思念和内心的痛苦挣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移家种竹杨湖上,半似湘川半辋川。诗好日尝题节下,酒酣时复卧根边。扫门延客还开径,煮笋供茶或试泉。我记别来今十载,出林添得几梢烟。
西斋新竹两三茎,也有风敲碎玉声。莫恨移来栏槛远,譬如元本此间生。
长柏高柟荫广庭,夜凉人静梦魂清。不知山月几时落,每到晓钟闻雨声。
赤白崔嵬晚照间,投闲时复一跻攀。时平守望皆无用,添得清秋数点山。
苍梧之南湘水头,烟波逐客增离忧。重瞳孤坟閟白日,双娥贞佩摇清秋。江空夜开鬼对泣,泣罢仍为鼓瑶瑟。瑟声渐杳江声长,丹枫坠影天霜白。临江被发招帝魂,拔剑欲断东流奔。东流无穷帝不返,呜呼薄俗无由敦。
易散浮云难再聚。遮莫相随百步。谁唤行人去。石湖烟浪渔樵侣。重别西楼肠断否。多少凄风苦雨。休梦江南路。路长梦短无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