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乃太乙。
守静即玄根。
中和炼九气。
甲子谢三元。
居心受善水。
教学重香园。
凫留报关吏。
鹤去画城门。
更以忻无迹。
还来寄绝言。
《道士步虚词 七》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生乃太乙。
守静即玄根。
中和炼九气。
甲子谢三元。
居心受善水。
教学重香园。
凫留报关吏。
鹤去画城门。
更以忻无迹。
还来寄绝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道士步虚的心境和追求。诗人通过描述道士修炼的过程和境界,表达了对道家思想和修行的理解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道士修炼的向往和崇尚。
赏析:
1. 诗句中的"道生乃太乙"表达了诗人对道的赞美和崇尚。"太乙"是道家中的一种高深境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道的认同和追求。
2. "守静即玄根"表达了修行者应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才能接触到更深层次的玄妙之道。"玄根"指的是道的根本和本源。
3. "中和炼九气"暗示了修行者应通过调和身体和心灵的九种气息,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4. "甲子谢三元"中的"甲子"是指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周期,"三元"是指道家中的三元守护神。这句话表达了对时间和神灵的敬畏和感恩。
5. "居心受善水"表达了修行者心怀善念,接受善良之道的意愿。
6. "教学重香园"表达了修行者将修行的智慧和道理传授给他人的愿望。
7. "凫留报关吏"和"鹤去画城门"是通过描写鸟的行为来暗示修行者的超然和离世之境。凫和鹤都是高飞的鸟类,象征着修行者超越尘世的境界。
8. "更以忻无迹,还来寄绝言"表达了修行者虽然身处尘世,但心境仍然宁静,通过寄托绝妙的言辞来表达内心的感悟和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道家哲学的意象和修行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道的崇尚和追求,以及对修行者心境和境界的描绘。同时,诗词中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诗词更具意境和韵味。
吾辈么麽。休叹蹉跎。得闲时、且逐时过。人间名利,都是浮华。但退如进,失如得,少如多。谁信生来,从发尖磨。到如今、方见霜涯。算天亦自,无奈吾何。是饥能忍,寒能耐,老能歌。
君嫌邻女丑,取妇他乡县。料嫁与君人,亦为邻所贱。菖蒲花可贵,只为人难见。
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直看花落尽,却意未开时。以此方人世,弥令感盛衰。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何须服药觅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学通儒释三千卷,身拥旌旗二十年。春巷偶过同户饮,暖窗时与对床眠。破除心力缘书癖,伤瘦花枝为酒颠。今日总来归圣代,丈人先达幸相怜。
晓望青嵩道,仙云满画轮。黄龙盘吉仗,翠凤绕哀珉。千古徽音在,三川王气新。寂寥余故垅,瑶草又逢春。
松竹森森独掩扉,尘中谁复爱忘机。苍苔满砌无人到,犹感幽禽夜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