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悼亡》

死别生难见,生离死会逢。
休凭海山信,浪觅少翁容。
春院无新迹,罗衣有旧缝。
昨朝桃李艳,今日绿阴重。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悼亡》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离别和相逢的情感体验。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死别之后难以再见,
生离之后会有重逢。
别离并不相信海山,
寻觅中寻觅那少年容颜。
春天院子无新的痕迹,
罗衣上却有旧的针脚。
昨天桃李花艳丽,
今日绿荫已重重。

诗意:
《悼亡》以离别和相逢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对再相逢的希望。诗人通过描绘人世间的变迁和时间的流转,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更迭。诗中融入了对于生死、离别和相聚的思考,以及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

赏析:
《悼亡》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诗人通过使用对仗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离别和相逢的情感变化。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离别之后与再相逢之间的矛盾和不确定性。接着,诗人运用比喻,表达了离别时的不信任和对于再相逢的渴望。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写春天的变化和衣物的岁月沉淀,暗示了时光不停流转,人事易变的真理。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将离别的悲伤和生命的变迁巧妙地融入其中,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于生离死别的情感反应,并通过对时间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它以简练的表达方式,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唤起人们对于生死和离别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珍贵时刻的思索。《悼亡》展示了赵蕃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于生命哲理的思考,使读者从中汲取思考和感悟。

  • 《题湘君图》

    怅望南巡竟不还,泪和湘雨暮斑斑。须知竹死愁方尽,莫恨秦人鞭赭山。

  • 《唐享太庙乐章·光大舞》

    肃肃艺祖,滔滔浚源。有雄玉剑,作镇金门。玄王贻绪,后稷谋孙。肇禋九庙,四海来尊。

  • 《次韵章宰》

    游旧多厌绝,怪君终眷知。帐留仍碧酒,紵献更清诗。风义固难及,月评无乃私。相从文字乐,悔作十年迟。

  • 《苦雨初霁》

    积阴为患恐沈绵,革去方惊造化权。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乾果味全。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 《同王如斋挥使金宗秩上舍暮春郊行》

    单衣初试觉身轻,云淡风和雨乍晴。墨泼小池科斗乱,簧调深院栗留鸣。飞花逐马疑招饮,落絮依人似送行。余景老来偏爱惜,可堪白日去无情。

  • 《送黄东起西上》

    我友君居德行科,见君觉我汗颜多。笔端有韵珠盈唾,胸次无尘玉不磨。好去腰斤高斫桂,向来传钵有持荷。广寒管领群仙到,为我殷勤谢月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