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悼杨休甫》

袖手旁观一世余,元非亲物亦非疎。
酒边每事如人意,灯下通宵读我书。
学到庄骚才止此,生逢周流定何如。
西州相识无遗恨,独恨无从掺子祛。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悼杨休甫》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袖手旁观一生余,
元非亲物亦非疎。
酒边每事如人意,
灯下通宵读我书。
学到庄骚才止此,
生逢周流定何如。
西州相识无遗恨,
独恨无从掺子祛。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陈傅良对已故朋友杨休甫的悼念之情。诗中,作者以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来表达对杨休甫的怀念和思念之情。他表示自己在人生中并非与杨休甫亲近,也不是疏远,而是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世事。无论是喝酒还是其他事情,都能得心应手,使他感到满意。他常在夜晚熬夜读书,烛光下埋头苦读。他学习了庄子和屈原的才华,并以此为止,暗示自己在逝去的岁月中,已经得到了满足。然而,他对于自己生活在如今这个纷繁世界的感叹和思考,使他对于命运的安排产生了疑问。他在西州结识了杨休甫,两人成为了好朋友,但现在杨休甫已经离世,作者独自怀恨,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

赏析:
《悼杨休甫》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非常朴实自然,没有过多修饰和雕琢。作者通过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动,表达了对杨休甫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于人生、命运和世事的思考。整首诗以朴素的情感和真挚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诗中的“袖手旁观”表明了作者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世事,保持着自己的内心宁静。作者对酒事的描述表明他能够得心应手,顺应自然,这也可理解为他在生活中能够从容自在地面对困境和挑战。夜晚的熬夜读书表明了作者对于学问的追求和热爱,他通过读书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生活在纷繁世事中的思考和疑问。他在结识杨休甫时感到欣喜,但现在杨休甫已经离世,作者独自怀恨,无法消除内心的忧愁。通过对友人逝去的悼念,作者对于自己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奈产生了思考。这种思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常感叹。

总体而言,《悼杨休甫》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生命、命运的思考。诗中展示了作者对于自己生活态度的坚持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痛苦和对现实世界的困惑。这首诗通过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表达,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思。

  • 《天章桥》

    画桥人静度杨花,山果溪鱼卖酒家。淡淡轻烟绿阴浅,一年春色到桑麻。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诸人不是不将来,老僧不是不分付。将来既是分明,分付亦非莽卤。

  • 《苦竹村南马上》

    楚泽薰风後,林皋夕照间。渔船沿绿岸,鸟道转荒山。久负杯中乐,长偷马上闲。悠悠白门路,何日杖藜还。

  • 《幽处》

    恶圆难与俗浮沉,野处穷居岁月深。青嶂於予偏有分,白云嫌道太无心。人间富贵皆尘物,世外风泉是好音。老去翛然竟何事,若非入静即閒吟。

  • 《观静江山水呈陈鲁叟漕使》

    昨者登梅岭,兹来入桂林。相从万里外,不负一生心。湖上千峰立,樽前十客吟。讥评到泉石,吾敢望知音。

  • 《次韵王性之梅花》

    白玉丛边碧玉流,见花无复为花羞。春风细雨溪山路,洗尽去年今日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