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捣衣诗呈水云》

妾命薄如叶,流离万里行。
燕尘燕塞外,愁坐听衣声。

作者介绍

王清惠,约活动于宋度宗咸淳至元世祖至元(1265—1294)前后。宋度宗昭仪。恭帝德佑二年(1276),临安(今浙江杭州)沦陷,随三宫一同被俘往元都,后自请为女道士,号冲华。现存诗四首,词一首,皆融个人遭遇与国破家亡、去国怀乡于一炉,为亡国遗民长歌当哭之作,格调低回悲壮。

王清惠的生平

  王清惠:南宋末年的宫庭女官(昭仪)、词人。

  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元兵攻入临安,宋理宗谢后、宋度宗全后不顾文天祥、张世杰等人的反对,带领年仅六岁的宋恭帝(赵显)出降。

  三月,王清惠随恭帝及帝宫三千人作俘北上。王清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在驿站墙壁上题词《满江红·太液芙蓉》。这是清惠留下的唯一一首词。据说此词被数月后也被挟迫北行的谢太后看到,因而传遍中原。是时,文天祥正囚于金陵,见到此词,不仅和了一首,还又代作了一首,可见两人灵犀之同一。其他词人,如邓光荐、汪元量等皆有词相和。

  王清惠至上都(今蒙古正蓝旗东),授瀛国公书,汪元量以黄冠道人身份南归时,王清惠曾作《送水云归吴》相赠。后,挽髻为道,道号冲华,客死北地。

作品评述

《捣衣诗呈水云》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清惠。这首诗词表达了女子命运坎坷、流离失所的悲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妾命薄如叶,流离万里行。
燕尘燕塞外,愁坐听衣声。

诗意:
这首诗词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的命运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女子悲苦遭遇的同情和思念之情。

赏析:
首句“妾命薄如叶,流离万里行”表达了女子命运薄弱、像落叶一般漂泊无依的形象。她不幸地被迫离开故乡,孤身一人漂泊在千里之外。这句描写传递了作者对女子身世的同情和对命运的无奈。

第二句“燕尘燕塞外,愁坐听衣声”通过描写燕塞外的景象和女子寂寞地坐着倾听衣物声响,进一步表现了女子的孤独和无助。燕尘指的是燕山地区的尘土,象征着远离故土的辛酸和无尽的忧虑。女子坐在那里,默默地听着自己捣衣的声音,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感受着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表达,展现了女子命运坎坷、流离失所的悲苦之情。作者以深情和同情的笔调,让读者感受到了女子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触动了读者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和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强烈的感情传达了作者对女子命运的关切,展现了宋代女性在动荡时期所面临的困境和苦难。

  • 《送晁监丞赴婺州关市之役》

    关征市赋縻贤俊,谁爱此官为吏隐。将作晁丞于役时,婺女星临海边郡。黄绢辞高位尚卑,白华行洁身犹困。会待时来即并伸,也知道在终无闷。君不见路随含笑坐市中,屈身岂愧丹阳尹。又不见张生狂醉恋扬州,冬瓜堰下甘肥遁。此行况是奉皇华,收丈轻舠载一家。携瓶下岸买竹叶,挂席

  • 《绍兴乙居秋仲冒雨独游阳华岩胜绝未让淡山岩》

    西风卷痴云,欲压不堕地。化作碧孱颜,融结在空际。是名阳华岩,造物一何异。东山雨脚断,明月招我至。傍窥嵌窦深,密恐鬼神閟。细度穴寥风,旧无卑湿气。虚阁架其中,榜以浮岚美。下有潺湲溪,翻雪轰雷比。阁背两桥分,岩胁双龙起。石如缨络垂,整整翠緌委。又如鼙鼓形,挝击

  • 《为槐迳弟赋亦爱》

    无私天地情,物我岂殊形。此事关方寸,何人立户庭。一琴调舜曲,半壁写西铭。万虑境常适,谁能羡独醒。

  • 《赠李颀》

    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王母翳华芝,望尔昆仑侧。文螭从赤豹,万里方一息。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 《题周从龙养生图》

    二图心悟非师传,子若通之可以仙。欲向丹房供洒扫,老人炉灶坏多年。

  • 《岁在辛酉改元嘉泰庚伏之末拉亲友姚述之鲜长》

    江山松柏深复深,清风一榻抵千金。人间热恼无处洗,借我一庵聊洗心。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