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祷雨木栏堂四首》

物享用达幽秘,政戾自奸阴阳。
我已泣刑白鶂,谁繼请烹洪羊。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祷雨木栏堂四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腐败和人伦道德败坏的愤慨和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
物享用达幽秘,
政戾自奸阴阳。
我已泣刑白鶂,
谁继请烹洪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寓言和象征的手法,隐晦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第一句诗“物享用达幽秘”,意味着人们对于享乐和奢侈的追求已经达到了极点,这种追求已经超越了常人的认知和理解,进入了一种深邃而隐秘的境地。第二句诗“政戾自奸阴阳”,表明政治已经堕落到了极点,政府的行为已经违背了天经地义的道德准则,阴阳失调,秩序混乱。这两句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混乱状态。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愤慨。第三句诗“我已泣刑白鶂”,表明诗人已经因为社会的不公和不义而悲伤流泪,白鶂是一种高贵的鸟类,这里象征着诗人的高尚情操。最后一句诗“谁继请烹洪羊”,是诗人对于社会的期待和呼吁,洪羊在古代是一种具有祭祀意义的神圣动物,诗人希望有人能够继续他的呼声,像烹煮洪羊一样彻底清除社会上的腐败和邪恶。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和对于公正和正义的呼唤。它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使诗意更具深度和内涵,给人以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 《午夜登嶓山》

    瘅暑严夜装,乘凉蹑危峤。猿依黑林号,鬼闪青炬啸。惊鸟动危叶,吟虫满荒草。泉声远相随,山色近如杳。梦犹风灯前,身已云木杪。浮生固有役,远道何时了?岂惟失寝兴,亦自倒昏晓。恭惟天心仁,颇议民力槁。我怀汉制诏,来慰蜀父老。熙如春台登,沃若时雨膏。须知简书急,勿厌

  • 《浣溪沙(八月十八夜东堂作)》

    晚色寒清入四檐。梧桐冷碧到疏帘。小花未了烛花偏。瑶瓮孛堆春这里,锦屏屈曲梦谁边。熏笼香暖索衣添。

  • 《江暮》

    何能浣客愁,长夏暮江头。岚远疑无象,潮平似不流。须臾云送雨,荡扬鸟随舟。明年北归去,谈话未应休。

  • 《晓雪》

    观雪剡溪天下胜,题诗常恨不能奇。未应便许凝之语,此兴何曾有尽时?

  • 《自咏绝句》

    双鬓萧条失故青,躬耕犹得养余龄。明时恩大无由报,欲为乡邻讲孝经。

  • 《太平吟》

    太平时世园亭内,丰稔岁年村落间。情味一般难状处,风烟草木尽闲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