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融雾消又作晴,四山日气烘春明。
黄叶如金红如锦,枯梢无叶更觉清。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道中即事》是姚勉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通过对大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诗中描述了霜融雾消,天空重新晴朗明亮的场景。这里的“霜融雾消”表明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的阳光洒满大地。接着,诗人描绘了四周的山峦被阳光照耀,整个大地都被春光烘托得明亮而温暖。这种明媚的景象让人感到愉悦和舒心。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秋天的黄叶,它们闪耀着金色,如锦绣般美丽。这些落叶在阳光的映衬下更加夺目,给人一种绚丽多彩的感觉。同时,枯梢上没有叶子,使得景色更加清晰明朗,凸显了春天的生机和清新。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春天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讴歌。姚勉运用具体的描写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明媚温暖的春日场景中,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整首诗意境高远,富有生动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到老能逢几度春,直须饮量强增分。吟情无际共芳草,游思难收如乱云。还见春风与桃笑,却教人意叹芝焚。妖红烂白方争赏,疏竹休夸号此君。
丝絇趁晓紫宸朝,悯俗超然曲远游。富贵傥来心止水,隐思不耐鬓先秋。谁知皓首太玄草,独对青山大白浮。只恐万牛勤挽致,未须封户橘千头。
我初未识君,人以君为笑。垂头老鹳雀,烟雨霾七窍。敝衣来过我,危坐若持钓。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徐徐涉其澜,极望不可徼。却劝元妩媚,士固难轻料。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我老多遣忘,得君如再少。纵横通杂艺,甚博且知要。所恨言无文,至老幽不耀。其生世莫识,已死
乱山苍翠霭岚光,采药幽人凤子香。路转峰回茅舍静,好寻绝顶访僧房。
锵然非金亦非玉,壹片宫商纷其触。歘如环辔玲珑摇佩旌,铿如鸣球拍琴九奏箫韶声。凄如孤鸿叫群嘹唳穿云去,清如幽泉滴沥飘落断崖处。余音欲断还复鸣,咄咄胡床静中据。乃知檐铃适与内相会,锵锵铮铮可听不可佩。我怜其轻脆不足恃,戛则成音击而碎。嗟哉无情之物能感人,浮华言
夏木阴阴翠竹疏,相携萧寺馔伊蒲。他年细味禅房句,便是香山六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