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路指城隅,城楼出画图。
水光摇野艇,云影掠平芜。
只合山林住,胡为朝市趋。
丘丹不浪出,五字访姑苏。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道中小诗呈虞察院》是宋代姜特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归途中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对立与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纯朴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疑问。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归路指城隅,
城楼出画图。
水光摇野艇,
云影掠平芜。
只合山林住,
胡为朝市趋。
丘丹不浪出,
五字访姑苏。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述归途中的景色来表达思想情感。第一句诗句“归路指城隅”,描绘了诗人回程的路线指向城郭的角落。第二句“城楼出画图”,暗示城楼上的美景如同一幅画卷展现在诗人眼前。接下来的两句“水光摇野艇,云影掠平芜”,通过描绘水面上波光闪烁的船只和云影在平坦的原野上掠过,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第五句“只合山林住,胡为朝市趋”,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只有在山林之间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而对于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诗人则提出了疑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追逐社会的繁忙。
最后两句“丘丹不浪出,五字访姑苏”,提到了丘丹和姑苏,这两个地名象征了诗人追求的理想境地。丘丹是道教中的仙山,象征着纯朴宁静的山水之地;姑苏则是指苏州,以其文人雅士聚集、文化繁荣而闻名。诗人以五字的形式表达了对这两个地方的向往,并希望能够实现自己追求山林生活的理想。
这首诗词通过对归途中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疑问。诗意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明日焚香叩九关,六旬修未到清闲。莫怜身在尘中老,雪后骑驴亦看山。
往往冥搜宵不寐,时时任性昼仍眠。高情丽句谁偏重,圣代词臣李谪仙。
庭树发华滋,瑶草复葳蕤。好鸟飞相从,愁人深此时。天中有灵匹,日夕嚬蛾眉。愿逐飘风花,千里入遥帷。心逝爱不见,空歌悲莫悲。
白了江梅柳又青,游丝千尺网红尘。鹁鸠夫妇孤村雨,杜宇君臣故国春。客里易添芳草思,樽前谁是去年人。桃花源上空流水,安得渔郎一问津。
乌府先生铁作肝,霜风卷地不知寒。犹嫌白发年前少,故点红灯雪里看。他日卜邻先有约,待君投绂我休官。如今且作华阳服,醉唱侬家七返丹。
莲宫高耸月峰坳,自与红尘绝世交。万顷田畴天外种,数声钟磬日边敲。地寒春尽花方绽,寺僻僧闲疏不抄。禅月满堂诗句在,恨无砖玉可相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