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
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为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发,为当时流辈所推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居闲益自刻苦。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读者为之悲恻。元和十年,移柳州刺史。江岭间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集四十五卷,内诗二卷,今编为四卷。

作品评述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翻译及注释

翻译
你处在临蒸,也用不着叹息身处在炎热的南方,秋天到来时还有几行大雁到你那里栖息。
真正的南方,像林邑,曲折的山势像剑戟般高耸;像牂牁,南流的水像开水一样滚烫。
正是淅沥的芦苇含着秋雾的时候,也正是玲珑的橘柚透着夕阳的色泽之际。
我虽然不是江南白苹洲般的游客,仍然寄上这首诗,来表达对潇湘水边的你的遥远祝福。

注释
卢衡州:名字不详,当为出守衡州刺史的卢姓友人。衡州,今湖南衡阳市。
临蒸:衡阳旧名,县城东傍湘江,北背蒸水。
炎方:南方炎热之地。
雁几行:衡阳有回雁峰,相传每年秋天大雁南飞至此不再南去,到第二年春天再往北飞。这里一则劝慰卢衡州莫叹南方之炎热,一则询问秋来大雁来衡的景况。
林邑:古地名,治所北临骥州,在今越南境内。
戟(jǐ):古兵嚣的一种,长杆顶端装有月牙形的利刃。
牂牁(zāng kē):古郡名,辖境约当今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又,水名,即牂牁江,流经广西,至广州入海。
汤:热水。
蒹葭(jiān jiā):一名荻,即芦苇。
渐沥(xī lì),风吹芦苇的声响。
柚,橘类果木,即柚子。
白蘋洲畔客:指南朝诗人柳恽,柳恽字文畅,河东人,工诗善琴,后贬吴兴太守,作《江南曲》云:”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潇湘:湖南境内的两条水名,这里代指在湖南为官的卢衡州。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鉴赏

  首联点出友人在之前的来信中讲了很多有关衡阳这个地方不好的牢骚话,表示难以忍受衡阳这个地方。诗人回信后告诉他不要这样悲观地想。秋来雁至,正好可借雁寄语。

  颔联写出柳州地形复杂,气候炎热,若拿柳州与衡阳相比,环境更难以忍受,然而诗人自己都已经适应了,那么友人就不应该再有不满的情绪了。

  颈联写衡阳一带美好的景色,对偶工整,色泽明丽,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尾联诗人引用典故,劝勉友人,回应了前文,让人顿感诗意浑成。

  此诗内含悲情而意悠境远,首联的“为报秋亲雁几行”和尾联的“还将远意问潇湘”,均有高朗舒畅、风情摇曳之致。前四句是接来书后对柳州居地的“报”,后四句是因思念友人而对衡州一地的“问”,一“报”一“问”,正好将全诗绾合起来,最能见出作者的作意及其在句法、结构安排上的技巧。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创作背景

  据宋人韩醇《诂训柳集》卷四十二考证,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秋。当过衡州刺史的卢姓友人写信给柳宗元,抱怨所在的衡阳气候炎热难耐,诗人在答诗中以柳州之恶劣劝慰身在潇湘的友人知足常乐。

  • 《送陈华文出守当涂同僚饯别分韵得立字》

    今代陈仲弓,人门两鸡及。长离五色羽,览辉早翔集。功名虽鼎来,未肯心汲汲。自请牧一州,小民要安辑。维时春将半,桃李露华湿。慈颜御轻轩,采服随坐立。行行即下车,啸诺解苛急。凝香宴宾从,仁气散皋隰。政恐席未暖,追锋已催入。涂辙可通行,青云如陟级。

  • 《次前韵二首似前育王寺主僧如日》

    桂渐吹香菊渐斑,西风送步得高攀。天开图画著二老,我亦何妨一笑閒。

  • 《南泉庵》

    南征战士欲投戈,寻乐施旗映薛萝。酒熟田家来赛社,晚晴渔舍乱堆蓑。半帘风月吟中趣,一剑功名水上波。指点当年陈迹在,几人襟袖泪痕多。

  • 《贺澹庵先生胡侍即新居落成二首》

    眼高不肯住浦都,梦绕江南水竹居。却入青原更青处,饱看黄本硬黄书。翦裁风月聊堪醉,折洗乾坤正要渠。赐宅不应公得免,未知北第似林庐。

  • 《诸人见和返魂梅再次韵》

    蜡炬高花半欲摧,斑斑小雨学黄梅。有时燕寝香中坐,如梦前村雪里开。披拂故令携袖满,横斜便欲映窗来。重帘幽户深深闭,亦恐风飘不得回。

  • 《口占》

    不作栋梁用,偏寻山寺居。但闻声似鼓,谁识木为鱼。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