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往往咎文穷,历数前贤半此风。
春去林园乃啼鴂,秋来墙壁自鸣虫。
世悲工瑟如齐客,我叹好龙多叶公。
苦节期君类松柏,根能如石干如铜。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德章法曹再用铜字韵作诗为报复用韵奉答》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的感慨,以及对时世的不满。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人穷往往咎文穷,
历数前贤半此风。
春去林园乃啼鴂,
秋来墙壁自鸣虫。
这首诗的开篇以人穷咎文穷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状况下文化教育的缺失感到遗憾。他通过回顾历史,指出前贤中也有一部分人处在这种境况之中,强调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春去林园乃啼鴂,秋来墙壁自鸣虫,这两句描写了春秋两季的景象。春天,离开了人们的园林,只剩下啼鸟声响,强调了人们生活的荒凉和寂寞;而秋天,墙壁上的虫鸣则表明人们的生活环境的贫瘠和闭塞。
世悲工瑟如齐客,
我叹好龙多叶公。
苦节期君类松柏,
根能如石干如铜。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世的不满。世上人们悲叹的是工瑟(一种古代乐器)的音调像是来自齐国的客人一样低沉凄凉,而作者自己则感叹好龙(指自己)很多,但却像是孤身一人的叶公(指公元前512年齐国的政治家叶公)一样被冷落。这种比较突出了作者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
最后两句以苦节期君类松柏,根能如石干如铜作结尾,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像松柏一样坚贞不屈,像石头和铜一样坚硬,忍受困苦和贫穷,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人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贫穷、时世和个人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状况下文化教育的不满和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同时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和对人格的坚守。
东海珠胎清庙珍,壁水季孝第一人。胡为俯首莲泛渌,如有用我试治民。古来幕中要婉画,君乃不肯作此客。囊箧细碎吾不能,玉壶清冰朱丝直。梅花雪片迎新年,送君搏风上九天。凤池鸡树只咫尺,致君尧舜更努力。
客里有所过,归来知路难。开门野鼠走,散帙壁鱼干。洗杓开新酝,低头拭小盘。凭谁给麹蘖,细酌老江干。
去思无德政,岂有吏民碑。家乏千头橘,官羞七尺蓍。樵蹊谈野史,茗榻和僧诗。是事山中好,归来始得知。
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船背插旗风自展,沙头迎浪雪相排。白鱼已荐糟增味,红稻新炊粟厌怀。定似谢公吟远岫,钱塘应合有高斋。
十年不出蹊林中,一朝结束甘从戎。严子持竿心寂历,寥落荒篱遮旧宅。终日碧湍声自喧,暮秋黄菊花谁摘。每望南峰如对君,昨来不见多黄云。石径幽人何所在,玉泉疏钟时独闻。与君从来同语默,岂是悠悠但相识。天畔三秋空复情,袖中一字无由得。世人易合复易离,故交弃置求新知。
十年萧萧去武林,橐中唯有谪仙吟。君今失意还山窟,少陵诗集如明月。自怪平生每相似,穷愁嗜好亦如许。饭颗山头旧相逢,安得娟娟同处所。故人语我明年冬,或骑大马长安中。或倚书楼头如蓬,即见双剑终然同。我闻此语欢且剧,视剧状貌如其笔。两目津津可终遁,此物应藏月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