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中文译文】
我登上安阳城楼,县城南面汉江流淌,
江水涨起,成为南雍州的标志。
才子们乘着春风来到这里期望未来,
官员们在闲暇之时坐在一起消磨忧虑。
城楼晚上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观,
彩色帷幕在晴朗的绿水洲上炫耀。
太阳西下时,波浪摇动着月亮,
让人更加怀疑是仙女在玩弄明珠。
【诗意】
这首诗以描述登上安阳城楼为起点,刻画了堂皇壮丽的山川景色,并展现了不同人生境遇下的心境。诗中通过描绘江水涨起、才子远望、官员消磨忧虑等场景,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闲暇时光的享受。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江水和月亮,使整首诗凭借着神秘的色彩渲染出浪漫幻想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城楼、江水、山川和人物等画面为主线,通过形象鲜明的描写,营造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写景,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大自然的壮观景色。同时,也通过描写才子和官员的不同境遇,展现了各自心境和心态。诗人通过对官员消磨忧愁的描写,传达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诗人通过对夜晚江水和月亮的描绘,创造了一种神秘浪漫的氛围,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想象。整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唯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并给人以思考和享受。
梅山半载在城中,辜负山中月与风。老我相逢还一笑,弟兄能有几人同。
当时骑气拥函关,奕代清才擅谪仙。鼻祖婵嫣有余庆,至今名世更生贤。
踪迹浮萍落五湖,一番相别一番疏。不知此去从何处,还许春风得见无。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得意时。正得意时常起舞,到麾毫处辄能飞。南溟万里鹏初举,辽海千年鹤乍归。岂止一诗而已矣,尧夫非是爱吟诗。
鼎边鸡犬知何在,云外龙鸾去已赊。惟有黄金余瓦砾,贫民时复得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