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函谷青山外,昆池落日边。
东京杨柳陌,少别已经年。

作者介绍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作品评述

《登禅定寺阁》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诗词。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登上禅定寺的阁楼(或登上总持寺的阁楼)
禅宇耸立入云天,登上楼阁俯瞰八方川。
衣襟敞开坐天宇,挥手拂去云烟。
函谷山脉在青翠的山外,昆池帝都落日边。
东京柳木树下的大道,已经有好几年未分别。

诗词的诗意是描述诗人登上禅定寺(或总持寺)的阁楼,俯瞰八方川,感叹禅宇的伟大与壮丽。诗人坐在阁楼上放眼天空,挥动手臂拂去云烟,表达了他超脱尘世的心境。接着,诗人将视线投向山外的函谷山脉和昆池帝都的落日,以及东京有着柳木树的大道,他感叹与友人分别已经有好几年。

这首诗词以登高远眺的形式,展示了诗人对禅宇和自然的痴迷,表达了他追求超凡脱俗的内心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友情变迁的思考和感怀。

此外,诗词中的"禅定寺"和"总持寺"在不同版本间有所不同。这也让读者有可能对诗中的具体寺庙有误解,但无论如何,该诗都以其唯美的描写、深情的旋律和细腻的情感而闻名。

  • 《谒夔门桂帅》

    志欲商伊学欲颜,寻师梦绕五湖间。不违誓至仁三月,亲炙宁辞雪万山。流海浪浮蜗战角,排云应许豹窥斑。还丹知换尘凡骨,趁得先生未出关。

  • 《残句有客打碑来荐福》

    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

  • 《野园移植小松》

    平生岁寒心,颇好岁寒色。一松如人长,惨淡穷山侧。樵儿日过之,有意斧斤得。予心异尔意,野圃为移植。醉听疏声眠,吟到细阴息。落落岩涧姿,相对永朝夕。如言千载后,其长可千尺。人生虽百年,相期眇无极。且结无情游,汝固予何易。岂待百年外,人松两殊迹。人为松下土,松化

  • 《和韩毅伯咏雁》

    孤飞欲作上林游,塞北来时天始秋。世路岂无矰缴虑,水乡聊作稻粱谋。摩云不惮关山远,刷羽定非鸡鹜俦。待看草青烟浪暖,带将春色离南州。

  • 《次前韵答景仁》

    儒林谈道亦云旧,远逢太史牛马走。区区分别意何为,扰扰只添心上垢。道大如天不可测,异出同归各穿窦。浩然一水散千沤,却观彼我曾无有。我丈中心冰玉洁,世上浮荣尽灰灭。终年行道自不知,笑指空门名异说。此心未信道不生,石上下种何由茁。道在起居饮食中,安问胡僧分五叶。

  • 《寄别秦观少游》

    沔阳湖上小留连,疑是前时李谪仙。流向夜郎才半道,径还江夏乐当年。个侬生以才为累,阿堵官于老有缘。待得公归吾亦罢,春风先办两渔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