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

老树凭高看,幽禽向静听。
霜轻冬意薄,日正午阴停。
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
居然山是似,环雇等繁星。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树依靠高处俯视,幽禽朝向宁静倾听。
霜轻冬意渐薄,阳光正午阴云停滞。
床边他人鼾声传,江边我自醒悟。
独秀山峰竟如此,周围星光环绕。

诗意:
《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描绘了登上独秀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内心的思绪。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周围的景色,感受到自然之美。他倾听着幽禽的鸣叫声,享受着宁静的时刻。诗中还描述了冬日的景象,霜已渐轻,冬意渐薄,阳光正午时分,阴云停滞,展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同时,诗中描写了诗人身边的环境,他人在床边打鼾,而诗人自己在江边醒悟。最后,诗人对独秀山的景色赞叹不已,感叹山峰的壮美,周围的星光环绕,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诗人站在高处,向下俯瞰,老树和幽禽成为他与自然相互交流的伙伴。诗中的冬日景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阳光透过阴云洒在大地上,形成一种静止的美。与此同时,诗人通过描写身边的环境,展示了他自己的独特感悟。他人的打鼾声与自己在江边的醒悟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醒。最后,诗人对独秀山的描绘充满赞美之情,山峰宛如独立的王者,星光环绕的景象更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宏伟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 《苕霅溪》

    巍巍天目峰,高大压南纪。崩泉初滥觞,奔放成兹水。分流为苕霅,汇此古城里。滔滔逝不停,脉脉来难止。极目更清寒,漪漪澄遥滓。朝来春雨涨,汹涌蛟龙喜。舟樯纷来往,万斛等一苇。翻翻轻鸥逝,袅袅渔歌起。我欲把钓竿,来问玄真子。

  • 《山雨》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 《道室杂咏》

    放翁耄齿犹朱颜,一物不留方寸间。已吞八九云梦泽,更著百亿须弥山。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皇图更统,佛运亦新。四海八蛮,咸倾化日,穷岩绝壑,共舞阳春。

  • 《阮郎归》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 《寄尤文度》

    苦忆尤参议,投簪养病劳。卑栖人总厌,闲散自能高。厨却胡奴米,门深仲蔚蒿。平生冰雪意,犹足重吾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