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封道中三绝 缑山祠》

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
夜静笙声兼鹤下,回看惟有故山存。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登封道中三绝 缑山祠》是苏辙在宋代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
夜静笙声兼鹤下,回看惟有故山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游历登封道路上所见的景象,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山川和宗庙来表达自己对历史和传统的敬仰,同时也抒发了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物的怀念之情。

赏析:
首句中的"飞仙不返周王子",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他被封为缑山神仙,因此称为"飞仙"。然而,这里描述的是他不再返回缑山,可能是指周公旦已经逝去或者离开了缑山。接下来的一句"重阜相连少室孙",描述了缑山与少室山相连,两山之间的景色壮丽。这里的"少室孙"指的是少室山,它与缑山相邻。

第二句"夜静笙声兼鹤下",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夜晚安静时传来笙声,预示着夜晚的祭祀活动,而鹤的降临则象征着祥瑞和吉祥。整句意味着在宁静的夜晚,笙声和鹤的降临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最后一句"回看惟有故山存",表达了苏辙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即使他离开了故乡,回首望去,唯有故山依然屹立不倒。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凸显了他对故乡记忆的珍视。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山川景色和夜晚的祭祀活动,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传统的描写,诗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乡和传统的深深眷恋。

  • 《都城元夕》

    一夕春从天上回,六街火树彻明开。叮咛莫似吹芦管,才报梅开又落梅。

  • 《贫居春怨》

    贫居尽日冷风烟,独向檐床看雨眠。寂寞春风花落尽,满庭榆荚似秋天。

  • 《秋晚》

    聚落萧条古埭东,芦藩蓬户卧衰翁。井桐叶尽新霜後,衣杵声繁夕照中。身似败棋难复掁,心如病木已中空。村醪酸涩君无笑,也解灯前作脸红。

  • 《和仆射牛相公见示长句》

    静得天和兴自浓,不缘宦达性灵慵。大鹏六月有闲意,仙鹤千年无躁容。流辈尽来多叹息,官班高后少过从。唯应加筑露台上,賸见终南云外峰。

  • 《老笔赠铦上人二首》

    已事殷然争,江湖第一流。才高楼五凤,伎进刃全牛。可惜梅花节,忙回竹叶舟。老师应赏棒,碑巨压东州。

  • 《送安成罗茂忠》

    书台佳士君章孙,句法来自西溪门。向来家住金谷园,珊瑚四尺蜡作薪。床头黄金已散尽,买书却铸文章印。印成一字不疗饥,仰天大笑还哦诗。诸老先生总参遍,只欠一瞻晦翁面。晦翁今已作贵人,君从何许去问津。劝君努力战今举,来年拜渠为座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