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更好堂同景思少卿表丈韵》

万里同行一瘦筇,寻山问水有先容。
更穷天姥投南路,已过台山第几峰。
从此又随双涧月,不妨曾听五峰钟。
却从更好堂前望,满眼诗材思不供。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八九年前后在世]字季夷,号贵英,北海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寓居吴兴,陆游与之厚善。工诗词,有北海集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作品评述

诗词:《登更好堂同景思少卿表丈韵》
朝代:宋代
作者:王嵎

万里同行一瘦筇,
寻山问水有先容。
更穷天姥投南路,
已过台山第几峰。
从此又随双涧月,
不妨曾听五峰钟。
却从更好堂前望,
满眼诗材思不供。

这首诗词是王嵎的作品,题为《登更好堂同景思少卿表丈韵》。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路上行走万里,我手中的竹杖渐渐瘦弱。
我寻找山水之间,有人向我介绍着路途。
我继续向南走,到达了天姥山,这是一条贫穷的路。
已经经过了台山,不知是第几座山峰了。
从此之后,我与双涧的月亮为伴,
不妨曾经听过五峰的钟声。
但是站在更好堂前眺望,
眼中所见满是才情,我却无法提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王嵎登上更好堂后的情景和心情。更好堂是一个位置较高的地方,诗人站在那里,眺望远处的山水景色。诗人一路行走万里,手中的竹杖已经瘦弱,但他仍然充满了对自然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寻找山水之间,有人向他介绍着路途,这显示了他对山水的向往和渴望。诗人穷游到了天姥山,这是一条贫穷的路,但他已经超过了台山,已经经历了许多山峰的征程。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更好堂前的景象。他与双涧的月亮为伴,听过五峰的钟声,这些都是他旅途中的美好经历和感悟。然而,当他站在更好堂前,眺望远方,眼中所见的是满是才情和诗意的景象,却无法将这些灵感和情感转化为诗篇,无法提供给读者。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我怀疑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词以行走的旅程为线索,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诗人的心情变化,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通过对山水和内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无法言传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悟,充满了哲理和意境,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偈颂八十五首》

    晓花初拆露香新,独向空山冷衬云。忽被春风轻触著,淡红脱落乱纷纷。

  • 《野外即事》

    横木渡前溪,藤深路欲迷。瘦筇谙乱石,老屐带新泥。尽日绿阴合,有时黄鸟啼。多情双蛱蝶,飞傍帽簷低。

  • 《梦至一园池藕花盛开水鸟飞鸣为作二小诗记之》

    平池秋水雨来深,无数红妆出岸阴。翠幕深藏知有意,白鸥相见本无心。

  • 《舞迎春/迎春乐》

    云鲜日嫩东风软。雪初融、水清浅。粉□舞按迎春遍。似飞动、钗头燕。深折梅花曾寄远。问谁为、倚楼凄怨。身伴未归鸿,犹顾恋、江南暖。

  • 《再献五章奉资一笑》

    福德才名尽不如,三朝荣贵四旬余。花前尚饮连觥酒,灯下犹看细字书。黄閤暂抛金印重,青铜闲照雪髯疏。苍生共指中台位,除是明公更合居。

  • 《有感》

    岁月飘零事转乖,未能凭酒放眉开。萧萧棠棣悲离黍,寂寞芝兰閟野莱。生计半随豪气坏,放心犹傍圣经回。秋来旱势滔滔远,谁念苍生可正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