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坡缘壁化城中,客愠奴嗔我亦慵。
及至龟山还一上,为怜高阁对双峰。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登龟山》是宋代诗人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龟山,城墙周围犹如注坡缘壁,我和我的朋友都感到不满,但是我们也变得懒散。当我们到达龟山,一登上高阁,我们为之倾倒,因为高阁对面有两座峰峦,使人怜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龟山的情景。诗人描述了城墙周围的注坡和壁垒,以及自己和朋友在登山过程中的不满和懒散。然而,当他们登上高阁时,他们被高阁对面的两座峰峦所吸引,感到了一种怜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城墙周围的注坡和壁垒是诗中的一个形象,它们象征着困难和阻碍。诗人描述了登山途中的不满和懒散,可能是因为攀登注坡和翻越壁垒带来的困难和疲惫。然而,当诗人登上高阁,看到高阁对面的两座峰峦时,他们感到了一种怜惜之情。这种怜惜可能是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可以理解为对艰辛攀登的回报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诗人通过对城墙、注坡、壁垒、高阁和双峰的描绘,展示了登山过程中的困难与希望,以及在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心态。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共鸣,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垂及七旬叟,行将三伏时。归期秋未定,病势夜尤危。眼困终难寐,心明尚可医。阴寒伺阳燠,间隙不容丝。
十里青山溯碧流。夕阳沙晚片帆收。重重烟树出层楼。人去人来芳草渡,鸥飞鸥没白蘋洲。碧梧翠竹记曾游。
晚慕玄真与季真,床头金尽不忧贫。六如偈简常持念,四勿箴佳最切身。古有德衰年亦暮,今谁齿宿意犹新。手遮西日过门客,来拜庞公者几人。
风马云车下九天,郊柴初告帝心虔。天如倚盖临坛上,星若连珠绕御前。缥缈佩环参雅奏,迢嶢楼阁抱非烟。侍臣举酒欣相属,醉看参横左右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湿常早,涧泽春茶味更真。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少际涌如轮。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老貌不随俗,固穷而隐居。一坞百竿竹,八窗千卷书。酌以旋篘酒,荐之新网鱼。兴尽出门去,晚凉山雨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