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金峨峰顶》

拨开空翠上危颠,路绕羊肠石齿尖。
到顶方知天下小,攀高似取世人嫌。
碧连蓬岛云千叠,冷照东溟镜一奁。
归去松窗伴禅老,此山佳致话无厌。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登金峨峰顶》是宋代僧人释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登上金峨峰山顶为主题,通过山峰的险峻和攀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小、追求卓越之心境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拨开空翠上危颠,
路绕羊肠石齿尖。
到顶方知天下小,
攀高似取世人嫌。
碧连蓬岛云千叠,
冷照东溟镜一奁。
归去松窗伴禅老,
此山佳致话无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攀登金峨峰山顶时的景象和心境。诗的开头,作者拨开茂密的树叶,攀登险峻的山峰,揭示了登山的艰难和危险。山路蜿蜒曲折,如同羊肠,山石尖峭,给人一种挑战的感觉。

当诗人终于登上山顶时,他认识到自己在这广袤天地中的渺小,体悟到了世界的辽阔。攀登的过程让他体验到了超越世俗的境界,与尘世间的琐碎与嫌隙相比,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金峨峰山顶的景色。碧蓝的天空与连绵的云层交相辉映,如同蓬莱仙岛一般美丽。东方的大海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一面明净的镜子。这里的景色如此清寒静谧,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最后两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归处。他想回到松窗下,与禅修的老僧相伴,继续探讨山水的美妙之处。作者对这座山的美景以及与禅修相伴的心境都感到无比赞叹和满足。

《登金峨峰顶》通过描绘攀登山峰的过程,抒发了诗人对超越世俗、追求卓越的向往。通过与山峰的对话,他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并体验到了超越尘世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山水境界的追求和对禅修人生的向往,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共鸣。

  • 《游春词》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 《闰六月眉州奏禾生九穗》

    眉山远地蜀川西,九穗嘉禾忽效祺。东极龙枝人莫睹,环丘玉粒世空知。中和积粹名方异,繁蔚呈祥事更奇。自可增封齐北里,岂将同颖比繁禧。

  •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红香》

    子因南岳仙人寻,花自蓬莱海上来。每岁枝头春意闹,香风红艳满楼台。

  • 《悼达兼善平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忠义如公更不多。岂直文章惊宇宙?尚余威武振山河。中原正想刘安世,南海空思马伏波。老我未能操史笔,怀思时复动哀歌。

  • 《忆留紫元古意二首》

    东风若有情,吹我梦魂飞。灯前半夜醒,枕上三山归。二子相与言,相执不相违。何处一声钟,寒泪滴征衣。

  • 《天安门诗抄》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