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春曾与客,携手过桥来。
寺阴松极美,坞深桃不开。
红尘万里去,白首一年回。
净洗旷轩眼,雪天间看梅。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登旷轩》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一位客人在春天一同走过一座桥,欣赏着寺庙阴凉下的美丽松树,以及在深深的坞中未开放的桃花。诗人表达了他们远离尘嚣,走过万里红尘,却只白了一年头发,回到了这个地方。他们洗净旷轩的眼睛,站在雪天之间观赏梅花。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去年春天曾与客人一同手牵手走过桥来。
寺庙的阴影下,松树美丽而浓密,深坞中的桃花还未绽放。
离开了纷繁世界行走万里,却白了一头年华,又回到这里。
洗净旷轩的眼睛,雪天间凝视梅花。
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深沉的诗意。它描绘了一个人与他的客人共同欣赏自然景色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诗人通过描述寺庙的松树和未开放的桃花,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渴望。红尘万里的旅途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追求,而白首一年的归来则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最后,洗净旷轩的眼睛,站在雪天中观赏梅花,显示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寻找美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通过对寺庙、松树、桃花、红尘和梅花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富有意境的场景。读者在欣赏诗人的文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生之短暂,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岁月的流转。这首诗以它独特的诗意和意境,赋予读者深思和感悟的机会。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酒尽歌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东门匹马夜归处,南浦片帆飞去时。赋罢江淹吟更苦,诗成苏武思何迟。可怜范陆分襟后,空折梅花寄所思。
身非巫女惯行云,肯对三星蹴绛裙。清吹声中轻脱去,瑶天笙鹤两行分。
天下江山,无如甘露,多景楼前。有谪仙公子,依山傍水,结茅筑圃,花竹森然。四季风光,一生乐事,真个壶中别有天。亭台巧,一琴一鹤,泥絮心田。不须块坐参禅。也不要区区学挂冠。但对境无心,山林钟鼎,流行坎止,闹里偷闲。向上玄关,南辰北斗,昼夜璇玑炼火还。分明见,本
承亦既笃。眷亦既亲。饰奖驽猥。方驾骏珍。弼谐靡成。良谟莫陈。无觊狐赵。有与五臣。
漠漠烟横草树青,依稀风景似兰亭。小桥疏竹人沽酒,曲径落花僧掩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