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
独上高寺去,一与白云期。
虚槛晚潇洒,前山碧参差。
忽似青龙阁,同望玉峰时。
因咏松雪句,永怀鸾鹤姿。
六年不相见,况乃隔荣衰?
[昔尝与钱舍人登青龙寺上方,同望蓝田山,各有
绝句。
钱诗云:“偶来上寺因高望,松雪分明见
旧山。
”]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骑马出西郭,
悠悠欲何之?
独上高寺去,
一与白云期。
虚槛晚潇洒,
前山碧参差。
忽似青龙阁,
同望玉峰时。
因咏松雪句,
永怀鸾鹤姿。
六年不相见,
况乃隔荣衰?
(昔尝与钱舍人登青龙寺上方,同望蓝田山,各有绝句。钱诗云:“偶来上寺因高望,松雪分明见旧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出城,心情悠闲,却不知道要去何处。他孤身来到高耸的寺庙,与白云相约。登上寺庙的虚槛,晚霞如洒,前方的山峦青翠参差。突然,诗人似乎看到了青龙阁,与朋友一同俯瞰着玉峰的美景。他因此想到了松雪的诗句,永远怀念着仙鹤的飞舞姿态。六年不见,更何况现在我们已经隔离于不同的命运荣辱之间呢?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寻觅心灵寄托和怀念友情的情感。诗人骑马出城,心境闲适,但也感到迷茫,不知道前方的去向。他来到高寺,与白云相约,象征着他的精神追求和对清高境界的向往。诗人站在虚槛上,眺望前方山峦起伏,景色美丽而多变,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诗中的青龙阁和玉峰象征着高远的境界和美好的景致,让诗人产生了对诗和美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的团聚的思念,六年不见,更加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光阴流转和人世沧桑的思考。
一见故人归去来,渔竿不肯傅三台。汉陵今日无抔土,惟独先生有钓台。
百斛明珠米在仓,沉香火底捻银簧。人生行乐那须许,多少边兵未有粮。
亟往遄归真旷哉,聋人不信有惊雷。虽云不必见安道,已误扁舟犯雪来。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其胤维何?天被
我已归寻乌石路,人谁肯顾雀罗门。荔三百颗犹能啖,椿八千秋不足言。唐贡华清劳岁岁,宋蠲驿置惠元元。客询老子休粮诀,丹实漫山更满村。
投老身名信陆沉,欲将白发寄遥岑。赋诗未敢师彭泽。抱瓮真堪友汉阴。江面飞桥夸壮丽,山腰卧石必幽深。公才清绝参奇观,慰我和年去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