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多是偶汍澜,红叶何堪照病颜。
万叠云山供远恨,一轩风物送秋寒。
背琴鹤客归松径,横笛牛童卧蓼滩。
独倚郡楼无限意,夕阳西去水东还。
《登楼寓望》是唐代诗人刘兼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高楼眺望景色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和对离别的痛苦之情。
诗中诗人凭借高楼,目睹着远方山水的变化。"凭高多是偶汍澜",意味着表面上的平静,实则汇聚了无尽的热闹和繁华。"红叶何堪照病颜",通过对红叶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身病痛之感的思考。
诗人在登楼时,远望千重云山,回首却只有一轩风物,寄托了他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和对离人之苦的郁闷。"万叠云山供远恨,一轩风物送秋寒"正是这种内心的感受的准确表达。
诗中还描绘了一位行走的背琴鹤客,他离别了郊外松径,独自返回城市。而卧在野草滩上的横笛牛童,则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两个形象更进一步衬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限思念。
最后,诗人伫立在郡楼上,夕阳西下之时,他的思绪回放到水面的东方。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离散之时的无奈和别离之情的悲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文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和对别离之情的痛苦。它既描绘了高楼旁的景色,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受,凝聚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离别的痛楚,具有深远的诗意。
明月入我牖,娟娟满衣裳。惊风飘疏竹,凌乱舞清光。静坐不能眠,稍知秋夜长。却思古人书,探编开缥囊。一读三四反,人远心茫茫。投编出庭宇,回步影徜徉。长空散白露,暗落点青黄。肃肃晨气动,满地自为霜。
赫蹄之纸,幅不盈咫。字杂众体,诗具二美。不轶不毁,相维天只。意质功伟,有志视此。
久离空向往,重见少相依。款曲论心约,因循与愿违。今逢声气是,但觉鬓毛非。祸患今相问,从此死处归。
一番飞次春风巧,细看工夫。点缀红酥。此际多应别处无。玉人不与花为主,辜负芳菲。香透帘帏。谁向钗头插一枝。
霜雪岩岩百物残。不禁长夜苦漫漫。化工自促归元命,岁德回机养大还。蟠地轴,定天关。玉封琼岛及三山。真仙不管人间世,几见黄尘沧海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