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峨润眼长可人,清江水绿如九亲。
水光山色不相送,自涯需返情太真。
另车驱将向何处,到此已与魑魅邻。
投荒哀过三良死,可赎人亦百其身。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登牛溪岭》是李新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牛溪岭,远望山峰高耸入云,美景令人陶醉。
清澈的江水犹如亲密的伙伴,呈现出翠绿的色彩。
水光与山色并不相辅相成,只有自己回到原处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情趣。
然而,回到原处却需要面对真实的情感和纠葛。
不知向何处前行,驱车离开这里,已经与邪恶的存在为邻。
追忆荒凉的过往,哀悼三良的死亡,或许可以为个人的救赎贡献百倍的身体。
诗意:
《登牛溪岭》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展现了山川秀丽、江水清澈的景色,但作者同时感受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情之间的脱节。诗人认为只有回归到内心的原点才能体验到真实的情感和情趣。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对山峰高耸入云、清江水绿如亲密伙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然而,诗人同时感受到自然景观与人情之间的疏离,水光与山色并不相辅相成,只有回归到内心的原点才能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和情趣。诗人思索着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方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困惑。最后,诗人提到了投荒哀过三良死,以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认为个人的救赎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首诗以山水之美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追寻。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传说的提及,赋予了诗歌更深层的意义。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线索,通过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考,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