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丁晋公故第东池上作》

薛县高台已半倾,碧波遗甃自盈盈。
池蛙不辨兴亡意,犹学当年鼓吹声。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丁晋公故第东池上作》是宋代文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薛县高台已半倾,
碧波遗甃自盈盈。
池蛙不辨兴亡意,
犹学当年鼓吹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东池的景象,东池受到了一定的破坏,高台已经倾斜,池水依然碧波荡漾,留下了一些痕迹。然而,蛙儿并不能理解这一切的兴亡变迁,它们还在学习模仿鼓吹乐声,仿佛还停留在当年的繁华时刻。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富有意境的描写手法展示了东池的景象。薛县高台半倾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东池的岁月变迁和历史沧桑。碧波遗甃自盈盈,通过形容词的运用,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也表现出东池的美丽与庄严。而池蛙不辨兴亡意的表述,则进一步强调了东池的凋敝与变迁与蛙儿们的无知无觉之间的对比。最后一句“犹学当年鼓吹声”,则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东池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寂静,让人不禁思考兴亡与变迁所带来的差异。

整首诗词通过对东池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岁月更迭、兴衰荣辱的主题,以及人们对于历史的遗憾和思考。读者在赏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于兴亡变迁的深思。同时,这首诗词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迷失在过去的辉煌中,而是要不断追求新的辉煌与美好。

  • 《汉阴县驿有连理山茶旧尝远送上官扰及百姓极》

    逞艳呈祥祗自殓,何人攫取璨趋炎。只将勿剪看君子,爱物安民处己廉。

  • 《寄题栗亭县名嘉亭》

    少陵昔避地,幽栖凤皇川。始愿获其所,赋诗此终焉。睠彼美林麓,荫膏腴上田。阳坡饶垂珠,阴谷繁玉延。长鑱勤采劚,服食攀飞仙。兵祲夺和气,力耕无善年。林垧开冰雪,旬浃断庖烟。呜呼歌七章,暮节西南迁。环堵久芜没,斯亭名尚传。茂宰怆怀古,增崇殊过前。雕甍揭长帘,下容

  • 《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东越秋城夜,西人白发年。寒城警刁斗,孤愤抱龙泉。凤辇栖岐下,鲸波斗洛川。量空海陵粟,赐乏水衡钱。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苍苍不可问,余亦赋思玄。

  • 《病中作》

    老躯百病集,颓然仰天呼。汝病勿怨天,药石幸可扶。寓形天地间,疾病谁能无?不从酒色来,病自无根株。但使元气在,虽剧行当苏。哀哉忿欲子,永弃元化炉。

  • 《次韵受益题荆浩太行山洪谷图五言》

    画闻与画见,巧拙不同科。譬如未入蜀,想像图岷峨。可以欺他人,不可欺东坡。又如写神女,瞥然巫山阿。宋玉一点笔,眸子横清波。上党太行山,怀孟逾黄河。水落天井关,长剑垂新磨。昌黎寻李愿,借车方口过。劈斫开崖壁,巨扁侔斧戈。荆浩家其间,烟霞恣麾呵。亲见胜剽闻,胸次

  • 《满江红》

    瑞霭长安,京城里、非烟非雾。须信道、岳锺神秀,再生商傅。节过重阳才一日,祥开蓬岛群仙聚。见箕星、昴宿辉文昌,欣初度。五马贵,荣朝著。人品异,多文富。况清廉如水,襦歌督府。伫想君正烦燮理,一封召入为霖雨。指庄椿、祝寿八千春,从今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