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前叶犹青,关后草已白。
气候本不殊,山势有阻隔。
风高鼓角动,日落川塞黑。
边鸿一声来,壮士亦变色。
登三夏故城(二首)
关前叶犹青,关后草已白。
气候本不殊,山势有阻隔。
风高鼓角动,日落川塞黑。
边鸿一声来,壮士亦变色。
【中文译文】
登上三夏的故城(两首)
关前的叶仍然翠绿,关后的草已经凋零。
天气原本并无差别,但山势却形成了阻隔。
狂风吹过,鼓角声响起,太阳西落时河畔的边塞陷入黑暗。
一只边塞的鸿雁呼啸而来,勇士们也变得面色凝重。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基所作,描绘了登上三夏故城的壮丽景色和战争带来的沉重氛围。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登上故城的景象。关前的叶子依然翠绿,显示了夏季的生机盎然,而关后的草已经凋零,暗示着秋天的来临。这种对比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不同地区之间的隔阂。尽管天气并无明显差异,但山势却形成了一道阻隔,使得相邻的地区在气候和自然环境上产生了差异。这反映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地理的限制。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描绘风声和鼓角声来表达战争的氛围。狂风吹过,鼓角声响起,暗示着紧张的战争局势。太阳西落时,边塞的黑暗更加浓重,暗示着士兵们在艰难的环境下奋战。
最后一句中的边鸿一声来,壮士亦变色,通过描绘一只鸿雁的叫声,表达了边塞战事的严峻。壮士们也变得面色凝重,显示出他们面对战争时的紧张和压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色和战争的残酷现实。通过自然景观和战争氛围的对比,诗人展示了时光流转和人类命运的无常,以及战争带来的恐惧和痛苦。
晚云阴映下空城,六代累累夕照明。玉井已干龙不起,金瓯虽破虎曾争。亦知霸世才难得,却是蒙尘事最平。深谷作陵山作海,茂弘流辈莫伤情。
芙蓉帘幕扇秋红,蛮府新郎夜宴同。满座马融吹笛月,一楼张翰过江风。杯黏紫酒金螺重,谈转凋珰玉麈空。深荷良宵慰憔悴,德星池馆在江东。
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盘。一迳林杪出,千岩云下看。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
屈尽纤纤销尽眉,广宁消息竟迟迟。十年笑语灯前事,千里关山枕上期。萱草既零堂北雨,梅花将发岭南枝。青春尽伴寒更老,再莫相逢日落时。
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