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黄叶满林霜尚轻,蓼花披岸水犹生。
坐邀一段潇湘胜,元出钧陶手作成。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黄叶满林霜尚轻,
蓼花披岸水犹生。
坐邀一段潇湘胜,
元出钧陶手作成。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秋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艺术的追求。通过描绘黄叶、霜、蓼花和水等自然元素,表达了秋天的氛围和景色。作者通过邀请朋友一同欣赏这一美景,展示了友情和共赏的意境。最后,诗人以钧陶之手作成的艺术品为比喻,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崇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首句“黄叶满林霜尚轻”,描绘了秋叶的丰富色彩和轻微的霜冻,给人一种淡雅而寂静的感觉。接着,“蓼花披岸水犹生”将读者的目光转向了水中的蓼花,形容其婀娜多姿的样子,生机盎然。这两句揭示了秋天的特点和景象。

第三句“坐邀一段潇湘胜”,通过邀请朋友共同欣赏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共享美的向往。这句诗中的“潇湘胜”指的是潇湘地区的山水胜景,形容了作者所在的地方也有类似的美景。最后一句“元出钧陶手作成”,以钧陶之手作成的艺术品为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敬仰。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情感,展示了秋天的景色和情绪。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友情和艺术的价值。整首诗词在语言上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食粥绝句赠卢震夫》

    古瓷大碗今无有,特地凶年洗出来。满著十分牛乳粥,客思吃尽鬼神猜。

  • 《杨柳》

    阴阴垂柳乱蝉嘶,柳外娇莺自在啼。心事太平山色好,开轩坐到日沈西。

  • 《呈王荆公》

    十里松阴蒋子山,暮烟收尽梵宫宽。夜深更向紫微宿,坐久始知凡骨寒。一派石泉流沆瀣,数庭霜竹颤琅玕。大鹏泛有捕风便,还许鹪鹩附羽翰。

  • 《观丙辰省试宣锁作》

    一窗丝雨一帘风,当日虀盐滋味同。见说主司多好句,肯将弄蚁待诸公。

  • 《题李唐松月》

    明月青松枝,幽人岩下步。劝君早归来,草头已多露。

  •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有为皆梦形,颠倒执三生。善财不费力,百城一念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