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上参天,微径随流水。
聱牙石齿乱,纷薄黄叶委。
牵攀不得上,颠仆几将止。
勉强终此行,更老知难至。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登嵩山十首 石径》是苏辙所写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径
苍壁上参天,微径随流水。
聱牙石齿乱,纷薄黄叶委。
牵攀不得上,颠仆几将止。
勉强终此行,更老知难至。
中文译文:
石径
青山峭壁耸入云霄,狭小的小径沿着溪水弯曲。
嵩山上石头参差错落,枯黄的叶子纷纷飘落。
攀援而上无法前进,多次跌倒才勉强停下。
勉力完成这次攀登,意识到年岁的增长使困难更加明显。
诗意:
这首诗以苏辙登上嵩山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陡峭的石径,表达了攀登险峻山峰的艰难与困苦。山势陡峭,石径狭小,溪水蜿蜒流淌,形成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观。苏辙描写了石径上错落不齐的石头,象征着攀登过程中的阻碍和挑战。黄叶纷飞,更凸显了秋季的孤寂和岁月的无情。诗人发现自己在攀登过程中屡次跌倒,但最终还是勉力完成了登山的旅程,意识到年岁的增长使攀登变得更加艰难,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攀登嵩山的困难和对年岁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将人与自然相结合,以表达人生的挑战和成长。嵩山作为中国的名山之一,象征着艰难险峻的攀登,也寄托了人们对于追求卓越和突破自我的意愿。诗人通过描写陡峭的石径、流淌的溪水、纷飞的黄叶,以及跌倒和勉强前行的经历,表达了攀登过程中的坎坷与努力。最后,诗人意识到年岁的增长使攀登变得更加困难,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了这次攀登,体现了对挑战的勇敢面对和珍惜每一次努力的态度。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抒发了诗人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天边新月覆双弯,翠斂云浓特地寒。我意两山皆土木,诗人浪作有情看。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律穷方数寸,室暗在三重。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商声辞玉笛,羽调入金钟。密叶翻霜彩,轻冰敛水容。望鸿南去绝,迎气北来浓。愿托无凋性,寒林自比松。
相逢何事且徘徊,泽国桃花岸岸开。见说衡阳南去路,秋深无雁寄书来。
胡雁向南飞,明妃西嫁几时归?胡酥入馔捐汉食,胡风中人裂汉衣。胡音不通言语译,分死薄命穹庐域。君不见越中美人嫁姑苏,敌国既破还陶朱。嗟嗟孤冢黄草碧,祗博呼韩双白璧。
翠微高处渺青烟,知子机藏辟谷坚。丹鼎铅砂勤火候,溪云岩谷傲松年。潭龙掣雹深渊底,崖虎风生迥洞边。径已苔蒙人未履,昂霄足蹑斗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