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
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
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登万岁楼》
万岁楼头望故乡,
独令乡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泪,
日落猿啼欲断肠。
曲引古堤临冻浦,
斜分远岸近枯杨。
今朝偶见同袍友,
却喜家书寄八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万岁楼,望着故乡,思乡之情愈发浓烈。寒天中,雁儿南飞的景象让人不禁泪流满面;太阳落山时,猿猴萧瑟的哭声几乎令心灵碎裂。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以雁行和夕阳下的猿猴作为景物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程度,情感深沉,令人唏嘘。诗中还出现了曲引的古堤、冻结的浦水和斜分的枯杨,这些细节更加丰富了诗的意境,使诗意更加深远。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今日偶然之间见到了同袍友人,并因收到家书寄来而喜悦。这突然的转折带给读者一丝欣慰和希望,也让人想到了故乡和家人的温暖,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亮色。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描述自然景物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整首诗情感深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首诗唤起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温暖的向往。
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将出北方。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鸟晓鸣茱萸枝。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主家台沼胜平阳,帝幸欢娱乐未央。掩映雕窗交极浦,参差绣户绕回塘。泉声百处传歌曲,树影千重对舞行。圣酒一沾何以报,唯欣颂德奉时康。
小烦溪友语阳侯,好遣漂沙盖石头。能费奔流多少力,前头幸有一沙洲。
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王郎独为鬼录,世间无此玉人。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汉殿长门。经纬尚余三策,典刑留与诸孙。
烛暗夜已深,秋虫竞相语。惊风洒蕉叶,冷露散如雨。奈此留滞客,愁绪不可数。白发日以繁,青山渺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