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五峰亭望庐山》

平生庐阜去无因,咫尺于今不得亲。
顾我尘劳四十九,羡他萧散二仙人。
会当拄颊看山色,更欲题诗满涧滨。
为报草堂莲社友,扫云开户待游轮。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登五峰亭望庐山》是宋代喻良能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一生居住在庐山下,无缘登上五峰亭,
眼下离它如此之近,却不能亲身体验。
回顾我四十九年的尘劳,羡慕那两位闲散的仙人。
如果能拄着下巴眺望山色,更想在溪边题写诗篇。
为了回报草堂莲社的朋友,我扫去云雾,敞开门户等待游轮的到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向往和无法实现的遗憾之情。作者居住在庐山下,却没有机会登上五峰亭,只能眺望遥远的山峰。他回顾自己四十九年的辛劳,对两位闲散自在的仙人心生羡慕之情。他希望能够拄着下巴欣赏庐山的美景,并在溪边写下诗篇。最后,他想要回报庐山上的朋友,扫去云雾,敞开门户,等待友人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对庐山的向往和无奈之情为主题,具有浓郁的禅意和诗意。通过对自己无法亲身登上五峰亭的感叹,以及对闲散自在的仙人的羡慕,作者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远离尘嚣,亲身领略庐山的美景,并借此灵感写下一首诗篇。最后,他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期待友人能够来庐山作客,共同欣赏山水之美。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言简意赅,通过对庐山的描绘和自己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热爱。同时,诗词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得益彰,令人感受到庐山的壮丽和魅力,以及作者内心的激荡和渴望。这首诗词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具有普世意义,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和共鸣。

  •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饮浦江高楼有诗纪事依》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映照须眉能玩世,支离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飞鸿侧,咽入天风与唱愁。

  •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

    荐士满朝称弟侄,教民到处过儿孙。就中治陕偏清净,不似侯门似道门。

  • 《长思仙》

    入南京。赴蓬瀛。显出王风九转成。超然得上升。宠何荣。辱何惊。三髻山侗绝利名。何愁性不灵。

  •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上下二镬》

    元非铸冶自成湾,乌兔烹煎那得闲。却问黄粮几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间。

  • 《十月》

    塞向倾书槴,开炉积豆萁。林居得温暖,天遣养衰迟。瓮盎藏蔬後,鉏耰下麦时。农家冬最乐,我老颇能知。

  • 《自古吟》

    自古大圣人,犹以为难事。而况后世人,岂复便能至。求之不胜难,得之至容易。千人万人心,一人之心是。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