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教管邻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
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
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
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登湘南楼和方孚若韵》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命使附近众山涌来,竹笋直立如官员翠翠叠成山。我骑马不要怜悯那老人,倒酒献给那座高耸的山峰。楼高耸入云,苍桂奇观依次排列,人们在这里欣赏黄花,畅快的情绪催促着他们。公公退下来,召唤孩子们一起迁徙,依靠着滚动的风景,享受着风月之间的轻松自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湘南楼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情境和情感。诗人通过山峰竹笋的比喻,展示了楼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色。他描述了人们在楼上欣赏黄花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的兴致和愉悦。诗的结尾,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的行为相结合,以公公召唤孩子们迁徙的方式,传达了对自然和人的和谐共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湘南楼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展示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融合。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如竹笋直立、楼高耸入云等,使诗意更加生动有趣。他通过描绘黄花、风月等景物,以及公公召唤孩子们迁徙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的活动的赞美和关注。整首诗节奏明快,意境清新,给人以愉悦和轻松的感觉,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雉子行傍丛,鹿麑下饮涧。近人固数惊,无心复远患。
父严子逆事犹乖,宣德楼前问李差。断头剖腹从轻断,直待还魂合处埋。
论寰中英气,人尽说,古青州。看东坼沧溟,西瞻泰岳,南控营丘。千古能称管晏,道而今、人物更风流。磊落曝书公子,从前从事公侯。勋名初不愿依刘。耿耿连良寿。听万里揄扬,一门冠盖,三世箕裘。屈指瓜期已还,愿平生、相遇尽卿俦。好记寿觞先举,莼鲈江上新秋。
画船晚过淘金碛,不见黄金惟见石。犹恐黄金价未高,见得锱铢几多力。
春又晚。枝上绿深红浅。燕语呢喃明似翦。采香人渐远。草色池塘碧软。丝竹谁家坊院。拂拂和风初著扇。蜂情愁不展。
登临须返意须留,目力无边不着愁。收拾风光归古锦,千岩万壑献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