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
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
地湿烟尝起,山晴雨半来。
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
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登上粤王台,凭借高处的视野仰望了几次。南海与天空相接,北方的大门敞开。地面潮湿,烟雾升起,山峦明亮,雨水将至。冬天采集着花朵,选取卢橘果实,夏天摘取杨梅。我与虞翻相似,却无贾谊的才华。内心的归藏,无人能见,白发依旧不停催促。
中文译文:
登上粤王台,朝代:唐代,作者:宋之问
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
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
地湿烟尝起,山晴雨半来。
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
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粤王台所见的景色,以及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登上高塔,俯瞰四周美景,南海与天空交融在一起,北方的大门敞开。地面潮湿,烟雾升起,山峦明亮,雨水即将到来。诗人还描述了自己在不同季节采集冬花和夏果的情景。全诗反衬了诗人与古代名士虞翻和贾谊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归属和无奈。无论内心有多少忧愁,岁月无情地将人推向老去。
赏析:
《登粤王台》以精妙的语言描绘了山川河流和季节变化的景色,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惊叹。诗人通过描绘南海与天空融为一体的景色,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交融感。同时,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体现出对时光流逝的焦虑与担忧。全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内心的关系,使读者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深入思考人生的无常和脆弱。
秋气横排万马,尽屯在、长城墙下。每到三更素商泻。湿龙楼,晕鸳机,迷爵瓦。谁复怜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诧。使气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我尝为之说,闻者未免非。而子独曰然,有如埙应篪。惟麟不为瑞,其意乃可推。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一从圣人没,学者自为师。峥嵘众家说,平地生险◇。相沿益迂怪,各斗出新奇。尔来千余岁,举世不知迷。焯哉圣人经,照耀万世疑。自从蒙众说,日月
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此际归期为君促,伊川不得久迟留。
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园林悭十亩,天赐老生涯。雪境吟终夜,春时醉一家。篱疏簪菊种,石古络藤花。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紫兰方出径,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