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皮肤,故人南岳峰前过。
只知闲坐。
千圣难窥我。
明月澄潭,谁唱复谁和。
还知么。
锦鳞没个。
莫触清光破。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开封(今属河南)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以外戚恩补假承奉郎。徽宗宣和初,除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七年(一一二五),爲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潭州。绍兴老年(一一三一)知鄂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因曹成兵变事,提举江州太平观。起知广州,未几致仕。寻起知江州,改江东转运使。八年,徙两浙路转运使,除户部侍郎(《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一八),寻出知平江府。时金使议和将入境,不肯金诏,乃致仕。卜居临江军清江,号所居曰芗林。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有《酒边集》一卷、《酒边词》二卷。事见《文定集》卷二一《徽猷阁直学右大中大夫向公墓志铭》、《五峰集》卷三《向侍郎行状》,《宋史》卷三七七有传。今录诗五首。
《点绛唇(别代栖隐)》是宋代文学家向子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脱落皮肤,故人南岳峰前过。
只知闲坐。千圣难窥我。
明月澄潭,谁唱复谁和。
还知么。锦鳞没个。
莫触清光破。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追求自由超脱的心境。诗人以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为抒发对象,通过诗意的表达,传达出对过去友谊的思念和对自我独立解放的追求。
赏析:
1. 第一句描述了诗人脱落了外在的伪装或束缚,脱去了皮肤。这可以理解为诗人摒弃了世俗的拘束,追求内心的自由。
2. “故人南岳峰前过”这句描绘了诗人与故人的分别,故人前往南岳峰,意味着离别之情。
3. “只知闲坐。千圣难窥我。”表达了诗人追求自我独立和超脱的心境。诗人自觉地守护自己的内心,不受世俗的干扰和束缚。这里的“千圣”可以理解为世俗的规范和评判。
4. “明月澄潭,谁唱复谁和。”这句以明月映照在澄澈的湖泊中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明月的反射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寂寞。
5. “还知么。锦鳞没个。”这句暗示着诗人追求真实自我的态度。诗人认为真实的自我是无法被外部世界所触及和侵蚀的,就像鱼鳞一样。
6. “莫触清光破”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纯洁状态的呼吁。诗人希望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清澈,不受外界的干扰和破坏。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和追求自我独立解放的心境。诗人通过摒弃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纯净,展现了对过去友谊的思念和对自我的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清幽,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水一塘,fq一只。fq头漾漾知风起,fq背萧萧闻雨滴。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天然石屋两三僧,趺坐寒云几上生。想见瓦炉烟断处,一函经对万松清。
下峡东归十五年,因君话旧意茫然。烦将远道悠悠梦,直到天西暑雪边。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旧雨常来,今雨不来,佳人偃蹇谁留。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发秦州。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怎奈向、儿曹抵死,唤不回头。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