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横窗,倩谁画得梅梢远。
那回半面。
曾向屏间见。
风雪空山,怀抱无荀倩。
春堪恋。
自羞片片。
更逐东风转。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点绛唇(瓶梅)》
朝代:宋代
作者:刘辰翁
小阁横窗,倩谁画得梅梢远。
那回半面。曾向屏间见。
风雪空山,怀抱无荀倩。
春堪恋。自羞片片。更逐东风转。
中文译文:
小阁横窗,不知是谁画了远处的梅花枝。
那时的容颜,曾经在屏风之间见过。
风雪覆盖着空山,我心中怀抱无人相伴。
春天值得期待,只好自怜片片梅花,更随着东风转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诗人在小阁中,望着窗外的梅花枝。他对这画中的梅花感到惊叹,觉得画家真能将远处的梅花之美展现出来。他回忆起过去在屏风上见过的那张画,那时画中的梅花似乎只露出半边面容。诗人感叹自己的心境,他怀抱着无人共享的孤寂,正值风雪覆盖的寒冷山野之中。然而,他依然对即将到来的春天满怀期待,即使只有片片梅花为伴,他也自愧不如。他希望随着东风的吹动,梅花能够转动,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
这首诗以婉约的手法描绘了诗人的孤寂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美和温暖的追求。诗中景物与情感相结合,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细腻,婉转动人,展现了宋代婉约派诗歌的特点。
征衣浪自染京尘,骨相终寒不是清。大似有缘乘下泽,多应无分直承明。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平常行一步,却不堕平常。尽道脚长短,谁知脚短长。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