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影庭萱,一枝金绽钗头凤。
宝花香供。
寿席光浮动。
懿*闺门,姻族同推重。
琼杯捧。
二亲安宠。
共醉玻璃*。
王恽,汴梁(今河南开封)人(《诗家鼎脔》卷上)。
诗词:《点绛唇 寿涿郡房二尊亲》
朝代:元代
作者:王恽
诗词的中文译文:
露影庭萱,一枝金绽钗头凤。
宝花香供。
寿席光浮动。
懿*闺门,姻族同推重。
琼杯捧。
二亲安宠。
共醉玻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元代王恽所作,描绘了一个庆贺寿辰的场景。诗中展现了繁华喜庆的氛围和欢乐的场景。
首先,诗中提到了"露影庭萱",形容庭院中露水映照下的萱草,暗示着清晨的美好景色。接着描述了"一枝金绽钗头凤",意味着一朵金色的花朵如凤凰一般盛开在发簪上,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寿辰。
诗人提到了"宝花香供",暗示着香气四溢的宴席。"寿席光浮动"表明寿宴上的灯火辉煌,气氛热烈,寿宴的盛况可见一斑。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懿*闺门",意指充满品德高尚和美德的妇女。"姻族同推重"表明亲族们对这位贤良淑德的妇女的推崇和尊重。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琼杯捧"意味着高贵的酒杯被捧在手中,彰显了庆贺之喜。"二亲安宠"则表达了二位亲人在庆贺中受到的宠爱和尊重。"共醉玻璃*"暗示了亲人们一同举杯畅饮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代庆贺寿辰的喜庆场景,以及亲人间的情谊和团聚的快乐。通过形象的描绘和隐喻的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庆贺寿辰的喜悦情绪,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享受。
慕膻高举兴何穷,秋在黄芦叶里风。已慢示明如蹈火,白云深处见岩翁。
古观正依林麓断,居民来说水泉甘。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蚕。汝师岂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观有明皇碑,言梦老子告以享国长久之意。
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七月八月{左禾右罢}稏红,一家往往收千钟。行人叹息风土好,居人生计何草草。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与君道。君不见屯军十万如貔貅。椎牛酾酒不得饱,飞芻挽粟无时休。禾稼登场虽满眼,十有八九归徵求。军
扬雄老病久思归,家在成都更向西。邂逅王孙驰驿骑,丁宁父老问耕犁。禅房何处不行乐,壁像君家有旧题。德厚不妨三世将,时平空见万夫齐。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驷星初皙皙,葭菼复苍苍。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西山好,西山好,天开画阁胜蓬岛。千峰尽头地脉舒,万顷如掌湖光抱。清风佳月自时节,暖翠晴岚互昏晓。逢人大观夙契心,小筑数閒谋退老。欲归去来不由身,妙庄严域须手了。平平稳稳经理去,纖纖悉悉工夫到。栋宇峥嵘巾笠凑,钟鼓震撼钵盂饱。今日何日满十分,是空非空归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