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点绛唇》

虹玉横箫,纤纤指按新声作。
参差重约。
昨夜梁伊错。
几许闲愁,品字都忘却。
沈吟觉。
一声哀角。
满院残花落。

作者介绍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点绛唇》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通过音乐和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闲愁和哀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虹玉横箫,纤纤指按新声作。
参差重约。昨夜梁伊错。
几许闲愁,品字都忘却。
沈吟觉。一声哀角。满院残花落。

诗词的意境是在一个美丽的环境中,一位女子手持着一把纤细的玉箫,按着指法吹奏出新的曲调。箫声美妙动听,音调参差交错,富有韵律感。昨夜的回忆和思念交错在一起,增添了些许的闲愁。作者忘却了所有琐事,陷入了沉思之中。突然响起了一声悲哀的角声,满院的花儿飘落在地,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这首诗词通过音乐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闲愁和哀思。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箫声的美妙和悲哀的角声相互呼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起伏。同时,描绘了残花飘落的景象,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寂寥的氛围。整首诗词以音乐和景物作为表达手法,将作者的情感与外在的环境相融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愁思和哀伤之情。

  • 《题周希稷清閟轩》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 《与友人话别》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 《春晚二绝》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 《从弟舍人惠茶》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 《捣练子》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 《瓜洲驿重送梁郎中赴吉州》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