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台,晓来独上无滋味。
落花流水。
掩映渔樵市。
酒圣诗狂,只遣愁无计。
频凝睇。
问人天际。
曾见归舟未。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早年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知州周葵礼爲上客。孝宗干道中婺州以解头荐,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归。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爲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爲大臣交沮,不果。孝宗即位,復上书论恢復,不报。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佥书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有《龙川集》,今传本已非完帙。事见《水心集》卷二四《陈同甫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点绛唇》是一首宋代陈亮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烟雨楼台,晓来独上无滋味。
落花流水,掩映渔樵市。
酒圣诗狂,只遣愁无计。
频凝睇,问人天际。
曾见归舟未。
诗意和赏析:
《点绛唇》描绘了一幅雨后的江南景色。诗人登上楼台,眺望四周,但整个景象却无法引起他的兴趣和滋味。烟雨笼罩的楼台,使得景色模糊而缥缈,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落花随着流水漂流而去,掩映在渔樵市中。这里的渔樵市可以理解为一个繁忙的市区,而落花流水则象征着光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诗中提到了"酒圣诗狂",指的是酒的狂热爱好者和诗人。他们沉迷于酒与诗的境界,以此发泄内心的愁苦,但却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诗人频频凝视着远方,向人们打听天际的消息,似乎希望得到一些答案。最后一句"曾见归舟未"暗示着诗人曾经有过想要回家的念头,但却未能实现。
整首诗以意境优美的描写展现了雨后江南的景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通过自然景色的对比和诗人的心境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困惑和迷茫,以及对归途的渴望。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宋代山水意境和情感抒发的手法,给人一种深沉而留韵的感受。
北斗挂楼北,晓柄正指东。乃知今夕昏,移以招西风。南州霜未降,九月已过中。候虫既无声,天犹迟过鸿。一岁事垂了,吾生将无同。春草百种死,夏木千林空。依依墙壁间,独剩残菊丛。日出万马动,谁其知此翁。
一夜相思笑玉川。
怨暑时云谢,愆阳泽暂偏。鼎陈从祀日,钥动问刑年。绛服龙雩寝,玄冠马使旋。作霖期傅说,为旱听周宣。河岳阴符启,星辰暗檄传。浮凉吹景气,飞动洒空烟。飒飒将秋近,沉沉与暝连。分湍泾水石,合颖雍州田。德施超三五,文雄赋十千。及斯何以乐,明主敬人天。
荒芜行尽处,幽亭聊暂止。带雨策孤筇,登高从此始。
门外春风吹倒人,过门宁惜滞车轮。君能劝我杯中物,我亦挥君壁上尘。
选诗非选官,论诗非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