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扁舟,浮家来向江边住。
这回归去。
作个渔樵侣。
不挂征帆,也莫摇双橹。
天涯路。
云山烟渚。
总是留人处。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从张栻、朱熹讲学。工汉隶。父吕祉,绍兴七年(1147)于淮西兵变死后,敕葬于邵武,胜己因家焉。从朱熹讲学。仕为湖南干官,历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罢。罢官后至长沙,有《满江红·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词。官至朝请大夫。
《点绛唇》是宋代吕胜己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片绯红的嘴唇,一艘扁舟,漂泊的家来到江边安住。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中,过上渔樵的日子。不要挂上征帆,也不要摇动双桨。远方的路途,云山和水边的烟雾,总是留下人的地方。
诗意:
《点绛唇》以画面感的描写展示了一种清幽的田园风景和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绘一叶扁舟和住在江边的浮家,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选择了重新回到简朴的渔樵生活,摒弃了旅行和奔波的繁忙,享受着天涯海角的美景和宁静的心灵。
赏析:
《点绛唇》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诗中的一叶扁舟象征着诗人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心灵,而住在江边的浮家则代表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与之和谐相处的愿望。诗人选择不挂征帆和不摇双桨,表达了他不愿受到外界的束缚,希望远离喧嚣和浮躁,过上简朴而自在的生活。
诗中的天涯路、云山和烟渚的描绘,给人以远离尘世的感觉,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的向往。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恬静、淡泊、追求自由和与自然融洽共处的生活态度。诗人借助绚丽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田园乡村的宁静和自然之美,引发读者对于心灵归处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细如虾蚓足留连,大可蛟鲸出自然。当使川流应到海,只今坎止亦成渊。民忧不见尧咨日,地碍何由禹凿穿。何惜卧龙无意思,不随云去雨春田。
鼓钟喤喤,声筦锵锵。剑佩弃庭,济济洋洋。礼典告德,皇心乐康。于万斯年,受福无疆。
处士孤怀少往还,平时一刺字多漫。能容著帽挥谈拂,可见高人礼数宽。
峦树棲禽暖不飞,不如弓缴有危机。季鹰若悟蓴鲈好,应悔江东不蚤归。
虾蟆翻出阔,曲鳝草之长。门前飞八百,屋后走千张。
寂寂精庐切半空,古原高下稻花中。莲趺披素轻云梵,花萼雕红细雨宫。孤鹤睡迷千树月,断蝉吟绕五更风。心縻尺组遥相谢,归马南蹄疾似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