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鵰鹗在秋天》

秋汉寥寥迥,雄心肯木栖。
人间正摇落,天外绝攀跻。
月兔精应丧,阳乌影欲齐。
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
下眄群毛遁,横过百鸟睽。
乘风俊未已,空阔玉关西。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鵰鹗在秋天》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范仲淹。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天空广阔而空旷,鵰和鹗这两种雄鸟都愿意在秋天栖息。此时人间的景色正在摇曳落叶,而它们却能飞越天际。月亮上的玉兔精灵似乎失去了它的伴侣,太阳的乌鸦影子也渐渐接近。长河像一条细细的丝带,而太华山则像一只低垂的拳头。它们俯视着群毛遁逃,横跨百鸟的争斗。这些鸟儿乘风而行,飞翔的姿态优美,它们在广阔的玉关西方自由自在地翱翔。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鸟儿的飞翔,表达了范仲淹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他以鵰和鹗这两种雄鸟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追求理想和自由的坚定决心。诗中的秋天景色和鸟儿的形象都充满了力量和壮丽,给人一种豪迈和激励的感觉。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色和鸟儿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范仲淹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词给人一种豪情壮志和追求自由的激情,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独立和坚定。

  • 《题郑驸马林亭》

    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

  • 《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明明维后,诒厥孙谋。系隆我汉,陈锡哉周。以孝以养,世德作求。介以繁祉,万邦咸休。

  • 《和宋英叟二首》

    圯上编书未出奇,有来相问重相规。桑蓬自笑平生志,泡露谁能万世基。閒去带鉏编露术,醉来呼酒赋江蓠。青门待得瓜成熟,不似西山老伯夷。

  • 《八月十六日后池上》

    竹户深扃满迳苔,芙蓉落尽晓地开。数番雨势随风去,一片秋光入座来。已老林蝉余韵断,将归檐燕强飞回。沙鸥时下知人意,近岸相亲眼不猜。

  • 《何郎中出黄公草书四首》

    此诗此字有谁知,画省郎官自倔奇。罪大从来身万里,政成今有麦三岐。

  • 《牢落》

    牢落吾何恨,先贤未免穷。宁为田舍子,不作国师公。萤影穿窗隙,蛩声出壁中。残书殊有味,读到角吹终。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