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吊落梅》

佛来非堕有,仙去岂超无。
宁可死归洁,莫教生合污。
出余纯白在,入与太清俱。
百世下回首,高风立懦夫。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吊落梅》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佛来非堕有,
仙去岂超无。
宁可死归洁,
莫教生合污。
出余纯白在,
入与太清俱。
百世下回首,
高风立懦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面对世俗的困扰和纷扰,坚持追求内心的纯洁和高尚的品德,倡导远离低俗和污浊的境界。作者通过佛和仙的象征,表达了对于高尚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他表示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生活在世俗的污浊之中。

赏析:
《吊落梅》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纯洁和高尚的追求。诗中的佛和仙象征着纯净和超脱,呼应了作者对于道德境界的追求。作者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让自己的生命与世俗的污浊相联系,表达了对于高尚品德的坚守和追求。

诗词中的"出余纯白在,入与太清俱"表明了作者的内心追求与外在环境的不同。作者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和高尚,与纯净无瑕的境界相呼应。最后两句"百世下回首,高风立懦夫"点明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在世俗的追逐和浮华中,只有追求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回首的价值。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反思。通过对佛和仙的象征的运用,诗词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念,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纯洁和高尚,摆脱世俗的困扰和诱惑,追求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 《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

    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南风吹酒玉虹翻,便忍听、离弦声断。乘鸾宝扇,凌波微步,好在清池凉馆。直饶书与荔枝来,问纤手、谁传冰_。

  • 《十三拍》

    大儿九龄色清彻,骅骝作驹已汗血。小儿五岁气食牛,冰壶玉衡悬清秋。罢琴惆怅月照席,人生有情泪沾臆。离别不堪无限意,更为后会知何地。酒肉如山又一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 《湖上》

    凤城楼阁蔼春风,湖水绿平桥影红。蛱蝶倚花香梦暖,管弦声断夕阳中。

  • 《言怀》

    宦途日日与心违,人事纷纷任是非。却为游山置行李,渔家船舫道家衣。

  • 《途中作》

    瘦马倦行役,斜阳劝著鞭。野桥寒树亚,山店暮云连。退鹢风虽急,攀龙志已坚。路人休莫笑,百里有时贤。

  • 《野田黄雀行》

    高树风多,吹尔巢落。深蒿叶暖,宜尔依泊。莫近鸮类,蛛网亦恶。饮野田之清水,食野田之黄粟。深花中睡,ej土里浴。如此即全胜啄太仓之谷,而更穿人之屋。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