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亡。
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
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
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
欲访浮云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
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须更问人。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欲寻遗迹强沾裳,
本自无生可得亡。
今夜生公讲堂月,
满庭依旧冷如霜。

生死犹如臂屈伸,
情钟我辈一酸辛。
乐天不是蓬莱客,
凭仗西方作主人。

欲访浮云起灭因,
无缘却见梦中身。
安心好住王文度,
此理何须更问人。

译文:
渴望寻找遗迹,强烈地触摸衣裳,
本来就没有生命的东西,怎能得到消亡。
今夜生公(佛教大师)讲堂的月亮,
满庭园子依然寒冷如霜。

生死犹如臂膀的弯曲伸展,
情感之钟在我们这些人中酸楚不已。
乐天并不是蓬莱仙客(指仙岛住人),
依赖西方来作为主人。

渴望探寻浮云的兴衰原因,
却无缘见到梦中的自己。
安心地在王文度(指王安石)的思想中居住,
这个道理为何还需要向他人询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以及世间事物的独立见解。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世事的领悟。

诗的开头,苏轼表达了人们追求名利、执着于物质遗迹的欲望,但这种追求在本质上是无法获得真正的生命和存在的。接着,他描述了夜晚月亮的冷寂,暗示了人们追求的虚妄和空虚。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生死如臂膀般的自然规律,以及人们在情感上的痛苦和辛酸。乐天不是住在蓬莱仙岛上的仙客,而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对变幻无常的世事的思考,渴望探索事物的起因和终结,却发现自己无缘见到梦中的真实身影。最后,他表达了对王安石的推崇,认为在他的政治理论中能够找到内心的安宁,无需向他人寻求答案。

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死、欲望和追求的思考,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和超越形而上的追求。他呼吁人们应该超越名利和物质追求,通过内心的安宁和智慧来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 《行春辞三首》

    懑官曹兮缚虎,拥簿领以昏溃。窃逍遥於数刻,傥淟汨於终岁。倚僧垣睨鸿影兮,涤胸尘而一快。饭云子而泛乳兮,引吟兴之未沫。吾西道之主人兮,有老禅之晤对。愈双矑之月净兮,馆授予而已再。顽予姿之麏鹿兮,合岩栖而钓濑。怳泉石之入眼兮,浩归怀之自倍。计三径之可具兮,顾二

  • 《木兰花》

    小庭日晚花零落,倚户无聊妆脸薄。宝筝金鸭任生尘,绣画工夫全放却有时觑著同心结,万恨千愁无处说。当初不合尽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亲裁剪。书成小简寄情人,临行更把轻轻撚其中撚破相思字,却恐郎疑踪不似。若还猜妾倩人书,误了平生多少事。

  • 《偈颂一百六十首》

    荆棘林中善卷舒,更於骊颔探神珠。南山鳖鼻活拈得,乘兴犹来捋虎须。

  • 《菩萨蛮(用周美成韵)》

    而今怕听相思曲。多情蹙损眉峰绿。惜别上扁舟。望穷江际楼。蛮笺封了发。为忆人如雪。离恨写教看。休令盟约寒。

  • 《绍兴乙丑七月幕谷游何萧卿乘月独游淡岩书事》

    渡过潇江日已曛,影和明月共天人。名岩近郭别州少,好事更谁和我真。绝顶有天浮碧树,凌秋无暑断红尘。终当早弃人间事,来与山僧作并邻。

  • 《口数粥行》

    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遍沾获与臧。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