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调笑转踏/调笑令》

梦悄。
翠屏晓。
帐里薰炉残蜡照。
赏心乐事能多少。
忍听阳关声调。
明朝门外长安道。
怅望王孙芳草。

作者介绍

郑仅(1047~1113) 字彦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第进士。历官显谟阁待制,出知宁州,徙秦州。崇宁中为熙河路都转运使。召拜户部侍郎,改吏部侍郎,知徐州。政和三年终显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赠光禄大夫,谥修敏。《全宋词》存其词12首,均描写男女恋情。

作品评述

《调笑转踏/调笑令》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仅。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悄悄的梦境,清晨时分,翠屏上的阳光透过帐幔照在燃烧残留的蜡烛上。作者在这个时刻回忆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愉快事情,然而他却要忍受阳关的离别之声。他眺望着明天,看见了长安道上的行人,感到无比忧伤。他心中怀念着曾经与自己相伴的王孙,以及他们一起赏芳草的美好时光。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梦悄,翠屏晓,
帐里薰炉残蜡照。
赏心乐事能多少,
忍听阳关声调。
明朝门外长安道,
怅望王孙芳草。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诗意和赏析:

1. 梦幻的场景:诗词以梦境为背景,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寂静景象,翠屏映照着微弱的阳光,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种环境为后面的情感抒发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2. 快乐与离别的对比:诗中提到了作者过去的快乐回忆,这些快乐事情给他带来了赏心乐事。然而,他却要忍受阳关离别的声音,这种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3. 对长安和王孙的思念:明朝门外长安道的景象引发了作者对未来的思考,他感到忧伤和留恋。他怀念曾经陪伴他的王孙,以及他们一起欣赏芳草的美好时光。这种思念和怀念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过去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梦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思考。诗中的离别、忧伤和对过去的怀念,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这首诗词既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达风格,又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诗意和审美价值。

  • 《净明院》

    斋宿虚閒只净明,俗氛暂洗觉身轻。半山云脚炊烟湿,一枕松声涧水鸣。对语老禅真法器,译经新谛出僧檠。归翻贝叶莲花颂,犹带招提月影清。

  • 《石床峰》

    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 《破阵子·赠行》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发多。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拼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 《送邵郎中守同州》

    君不见汉家左辅百万户,里胥夜惊厌桴鼓。尔来荆棘露沾衣,只有山河阅今古。邵侯风流华省郎,三十凭熊两开府。不须闭阁决田讼,多屑石饼羞鱼俎。东南文章旧人物,莫愧莼羹便酪乳。仍烦细阅白沙龙,骕骦一骨今何所。

  • 《次宋省斋木犀二首》

    颢气清如许,全钟在木犀。碎金羞色浅,片脑愧香低。根析蟾宫种,诗吟趼纸题。折来供鼻观,何用上天梯。

  • 《都大华文监丞权府事之明年天子诏将直禁近邦》

    短短菰蒲洲,阴阴葭菼陂。有斐嘉芙蓉,双蒂媚涟漪。如龙舒两娥,如沅湘二妃。岂伊玉池种,而乃生污泥。斑然烂云锦,袭人芳菲菲。两美谅必合,佳人制为衣。下承朝露滋,上戴夕日辉。驾言折芳馨,归以遗所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