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高隐事如何,岂谓功名不足多。
知道故人能辨事,一竿赢得钓清波。
毛??(一一一六~?)(生年据《周文忠集》卷一《送毛平仲》序“于僕又有十年之长”推定),字平仲,号樵隐,信安(今浙江常山)人。与尤袤相厚。官婺州通判(《樵隐词·满庭芳》题注“自宛陵易倅东阳)。有《樵隐集》十五卷,已佚,存《樵隐词》一卷。事见《涧泉日记》卷中。今录诗九首。
《吊子陵钓台》是宋代毛幵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吊子陵钓台,
钓者有何邪。
法难乘良机,
功名原是虚。
识友知世事,
一竿断清波。
诗意解读: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一个人到子陵钓台垂钓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首先,作者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在垂钓的人中是否有一些不正当的动机,暗示了功名利禄的诱惑可以使人做出不公正的行为,或是让人迷失自我。然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不论如何追逐功名,其实都是虚幻的。最后,通过一竿断清波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知己能洞察事物本质的认可和赞赏。
赏析:
《吊子陵钓台》这首诗词虽然字数不多,却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思考和自己的价值观。通过描述一个简单的垂钓场景,作者以此来寓意人生的追求和选择。诗词以反问的口吻引出问题,通过钓台上垂钓者的行为,探讨了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时可能迷失的方向和偏差。同时,通过一竿断清波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知己能洞察事物本质的赞赏和认同。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述,反映出作者对于功名利禄追求的深思和对真正友谊的珍视。
邂逅相逢两秃翁,亥年巳月巳时同。偶先一日敢争长,各及七旬俱固穷。尘世谁能吟鬓白,少年莫笑醉颜红。累朝南北兴亡事,合徵公为太史公。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故国伤心堕劫灰,流离北土却怜才。白头开府成何事,博得江南一赋哀。
扬旌北向顾南州,牧马东行向北愁。乱世奸雄还自叹,景升直与本初谋。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