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语娇莺春未暮。
杨柳风流,恰过池塘雨。
芳草满庭花满树。
无情胡蝶飞来去。
睡起小奁香一缕。
玉篆回纹,等个人分付。
桃叶不言人不语。
眉尖一点君知否。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爲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謚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干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爲底本;二十一至二十三卷以宋庆地多五年黄汝嘉刻江西诗派本《东莱先生诗外集》(简称黄本,残存第十八至二十卷,外集三卷全,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及清蒋光焴藏钞本《紫微集》较沈本、黄本多出诗六十二首(其来歷不明,中有显非吕作之诗,因无所归属,姑仍予录入),合编爲第二十四卷。
《蝶恋花(春词)》是宋代吕本中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巧语娇莺春未暮。
杨柳风流,恰过池塘雨。
芳草满庭花满树。
无情胡蝶飞来去。
睡起小奁香一缕。
玉篆回纹,等个人分付。
桃叶不言人不语。
眉尖一点君知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蝴蝶与花之间的情感。诗中通过形容春天的景物和蝴蝶的飞舞,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种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某位心仪的人的期盼和渴望得到对方的关注和回应。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描写手法,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以及蝴蝶与花的情感纠葛。下面对一些诗句进行解析:
1. "巧语娇莺春未暮":描绘了春天未到傍晚时,鸟儿婉转动听的鸣叫声,表达了春天的欢乐和活力。
2. "杨柳风流,恰过池塘雨":形容了柔美的杨柳被微风吹拂的情景,以及细雨洒在池塘上的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3. "芳草满庭花满树":形容了春天草木葱茏、百花盛开的景象,传达出春天的繁华和美丽。
4. "无情胡蝶飞来去":表达了蝴蝶自由飞舞的形象,暗示了蝴蝶的轻盈和无拘无束的特性。
5. "睡起小奁香一缕":描绘了从沉睡中醒来时,微弱的香气扑鼻而来的情景,给人以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6. "玉篆回纹,等个人分付":通过描述玉器上的纹饰,表达了作者等待心仪之人的心情,期盼对方能对自己有所关注和关心。
7. "桃叶不言人不语":描述了桃树上的叶子,暗示了作者的心意不言自明,期待着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思。
8. "眉尖一点君知否":以一点微小的暗示,表达了作者对心仪之人的期待和关注,询问对方是否明白自己的心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展现了作者对某位心仪之人的情感。它以清新、细腻的语言和意象,带给读者一种诗意盎然的春天氛围和情感共鸣。
把兄嫂,好供养。更是我见在父母,谁人敢向。这里却有个王三,更朝夕思想。哥哥嫂嫂休悒怏。休烦恼、好把心来涤荡。*名香,三教俱看,得善芽增长。
寒溪水痕落,怪石千万状。须防游屐滑,不碍钓舟漾。安得平若席,卧看孤月上。
菁江十里路逶迟,两岸平畴接翠微。赢得闲中乘画舫,随潮西上趁潮归。
江南龙节水为乡,水不纯阴又半阳。一片湖光共深浅,两般泉脉异温凉。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荔枝叶底暑阴清,已有新蝉一两声。荷露柳风餐未饱,怪来学语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