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双来归画栋。
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
半醉腾腾春睡重。
绿鬟堆枕香云拥。
翠被双盘金缕凤。
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
花里黄莺时一弄。
日斜惊起相思梦。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海燕双来归画栋。
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
半醉腾腾春睡重。
绿鬟堆枕香云拥。
翠被双盘金缕凤。
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
花里黄莺时一弄。
日斜惊起相思梦。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花园中画栋之间的归巢的海燕,以及花影和帘影的摇曳不定,表达了春天的浓郁氛围。诗人描述了春天的醉人美景,以及他在花园中与爱人相逢的情景,唤起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而夕阳斜照时,他惊醒于相思之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欧阳修独特的才华。诗的开头以"海燕双来归画栋"作为引子,通过描绘归巢的海燕,给读者带来了春天来临的感觉。接着,诗人写道"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通过帘影和花影的交织摇曳,创造了一种幽静而飘渺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半醉腾腾春睡重"和"绿鬟堆枕香云拥"来描绘春天的醉人之美,以及在花园中与爱人相逢的情景。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前春的美好时光,"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描绘了"花里黄莺时一弄"的情景,给人以春天盎然的感觉。最后,诗人以"日斜惊起相思梦"作为结束,表达了在夕阳斜照时惊醒于相思之梦的情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充满情感的意境,将读者带入春天的美景和情感的回忆之中。它展现了欧阳修独特的文学才华,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和爱情的思念之情。
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立春犹二日,涨雨一何深。秀足明吟眼,危如撼旅心。仆愁前店闭,马怯小桥临。不见兵氛起,溪西好竹林。
昨夜轻雷起风雨,芍药红牙竹栏土。南庭梅花如杏花,东家残朱涂颊酺。萼为裳衣蕊为组,枝为高居干为户。蛱蝶未生蜂未来,赤身掩敛无金缕。终然有子当助傅说羹,落亦不学飞燕皇后回风舞。此意又笑麻姑与王母,勾引何人擗麟脯,是非方朔谩汉武,只知此桃不知语。树不著口数,而今
日上牛头度岁辰。黄钟吹_煦乾坤。弦歌堂上三称寿,风月亭前又见君。人似旧,景长新。明朝六桂侍双椿。蛮邦父老惊曾见,得似君家别有春。
君实不饮酒,庭下多栽菊。不知黄花开,奈此杯中绿。凌晨烟露糍,后日风霜促。欲表君苦心,宜种子猷竹。
真精二者合而凝,形气中涵太极真。道即是身身即道,从来道外本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