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高楼临水住。
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
一曲阳春春已暮。
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
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
月细风尖垂柳渡。
梦魂长在分襟处。
晏几道(一○三○?—一一○六?)(《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字叔原,号小山,江西临川(今属江西)人。殊子。仁宗至和中,爲太常寺太祝(《文忠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铭》)。曾监颖昌许田镇(《山谷集》卷一六《小山集序》)。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由干宁军通判转开封府推官(《摛文堂集》卷五《通判干宁军晏几道开封府判官制》)。转管勾使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八六)。几道以乐府着称,有《小山词》传世。今录诗七首。
《蝶恋花》是一首宋代晏几道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碧玉高楼临水住。
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
一曲阳春春已暮。
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
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
月细风尖垂柳渡。
梦魂长在分襟处。
译文:
碧玉高楼临水居。
红杏开时,曾在花底相会。
一曲阳春,春天已经傍晚。
清晨的莺声戛然而止,朝云随之飘逝。
远水从楼下的路上来。
经历了无尽的波涛,却未能得到鱼的素白。
月亮细细地飘过风垂的柳枝。
梦魂长久地留在衣襟处。
诗意:
《蝶恋花》以描绘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为主题。诗中的碧玉高楼临水住,表达了主人公寄情水乡的心境。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描绘了过去美好的时光,可能是指与爱人的相遇。一曲阳春春已暮,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消逝。晓莺声断朝云去,形容了早晨的莺声戛然而止,朝云飘散的场景,暗示了离别的悲伤。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表达了作者对于纯洁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却无法得到。月细风尖垂柳渡,抒发了对于离别的感伤和思念之情。梦魂长在分襟处,意味着离别的忧伤一直萦绕在心中,无法散去。
赏析:
《蝶恋花》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为特点,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绘,表达了离愁别绪的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碧玉高楼、红杏开时、晓莺声断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离愁别绪的情感。诗词中的水、月、风、柳等自然元素和梦魂、分襟等抽象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忧伤、浪漫的氛围。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这首诗词通过对离愁别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纯洁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折射出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悲伤。它以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给人以深思和触动,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赏的宋代佳作。
扁舟东下初乘兴,明月南飞竟失群。田父语言时近道,世人嘲笑尚论文。九山敛气横寒野,一坞朝阳聚暖云。胜处借人教暂看,后来何必问灵氛。
苒苒前期远,穷途一可伤。有时闻落叶,不语立残阳。塞草秋先白,溪沙晚更光。那堪望天末,燕雁又成行。
频年游阙下,近日喜言归。及我成行役,与君还别离。梦长忘路远,计拙任人非。杨柳塘何处,要看题壁诗。
前此访君时,已观堂宇邃。安知中屏开,自有幽林致。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
川源通汉沔,舟楫下潇湘。
同来我复似邹游,新咏君应胜杜秋。已饫蒸葫汝南馔,盍为粗粝浣花留。残樽且醉菖蒲酒,去棹聊停杜若洲。不厌村居能少驻,兰香万斛顿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