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蝶恋花》

帘幕风轻双语燕。
午后醒来,柳絮飞撩乱。
心事一春犹未见。
红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
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羌管不须吹别怨。
无肠更为新声断。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蝶恋花》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帘幕风轻双语燕。
午后醒来,柳絮飞撩乱。
心事一春犹未见。
红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
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羌管不须吹别怨。
无肠更为新声断。

中文译文:
轻风拂动帘幕,双语的燕子在其中鸣叫。
午后醒来,柳絮飞舞纷乱。
内心的烦恼经历了一个春天,却仍未得到解决。
红色的花瓣已经凋谢,院子里长满了青苔。
朱红色的楼阁高耸,静静地倚在各处。
薄雨和浓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遮挡人们面容的景象。
羌笛不需要吹奏别离的悲哀。
没有琴弦却能发出更加新颖的声音断续响起。

诗意和赏析:
《蝶恋花》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春日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轻风拂动帘幕,燕子鸣叫的情景,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愉悦的氛围。接着,午后醒来的场景中,柳絮飞舞,给人一种轻盈和欢快的感觉。

然而,在这欢乐的景象之下,作者又透露出一丝心事未解的忧虑。他表示心中的烦恼已经经历了一个春天,却仍未得到解决,暗示了人生中困扰和纠结的存在。

接下来的描写中,红英凋谢、青苔盈满院子,象征着光阴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朱楼高耸,寂静地倚在各处,给人一种静谧和沉思的氛围。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音乐的思考。薄雨和浓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遮挡人们面容的景象,暗喻了人们在世间所受到的种种阻隔和限制。羌笛不需要吹奏别离的悲哀,传达了作者对情感的超越和对人生的淡然。无肠更为新声断,表示即使没有传统乐器的琴弦,也能发出新颖的声音,强调了创新和变革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沉浮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超越世俗束缚和追求内心自由的追求。

  • 《溪行》

    万汇之散殊,各具一太极。人言造化工,生物不可测,宁知有自性,无所用尔力。试尝问春风,春风谁能识。

  •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春雨歇,暮霞明。零乱溪花堕玉英。

  • 《淳祐祭海神十六首》

    儵忽会同,裴回安留。牲肥酒香,晨事聿修。惟德之凉,曷奄九州。帝命是祗,多福自求。

  •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清风流至今,修好

  • 《绝句》

    夜静山寒渐透衣,旋煨松火拥炉围。忽听竹外篱门响,知是小童买酒归。

  • 《陪宋侯赵粹过仓部弟家园宾主有诗次韵二首》

    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