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蝶恋花》

腊雪初销梅蕊绽。
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
睡起夕阳迷醉眼。
新愁长向东风乱。
瘦觉玉肌罗带缓。
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
望极不来芳信断。
音书纵有争如见。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蝶恋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欧阳修。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雪初销梅蕊绽。
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
睡起夕阳迷醉眼。
新愁长向东风乱。

瘦觉玉肌罗带缓。
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
望极不来芳信断。
音书纵有争如见。

中文译文:
寒冬的雪刚开始融化,梅花的花蕊已经绽放。
梅花和雪互相映衬,喜鹊穿梭在花丛中飞舞。
从睡梦中醒来,夕阳的光芒使眼睛迷醉。
新的忧愁又像东风一样纷乱地袭来。

感觉瘦弱,觉得玉肌上的罗带缓慢移动。
红杏的枝头,二月的春天还很浅淡。
期盼极远却不见芳信传来。
即使有音信,也不如亲眼所见。

诗意和赏析:
《蝶恋花》描绘了一个早春的情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与雪和喜鹊的对比,展现出早春时节的美丽与活力。梅花作为早春的代表,蕊绽初开,象征着希望和新生。梅花与雪相和,喜鹊穿梭其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人在夕阳的光芒下醒来,眼睛被美景迷醉,但同时也感受到新的忧愁随着东风而来,展现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情感的起伏。诗中细腻地描写了玉肌上的罗带缓慢移动,以及红杏枝头的浅淡春色,表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内心的感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期盼,但却无法得到芳信的传递。即使有音信传来,也不如亲眼所见真切。这种表达了爱情的苦闷和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离别和相思的常见主题。

整首诗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欧阳修细腻的艺术表达和对情感的抒发。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

  • 《秋怀》

    秋气横排万马,尽屯在、长城墙下。每到三更素商泻。湿龙楼,晕鸳机,迷爵瓦。谁复怜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诧。使气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 《获麟赠姚辟先辈》

    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我尝为之说,闻者未免非。而子独曰然,有如埙应篪。惟麟不为瑞,其意乃可推。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一从圣人没,学者自为师。峥嵘众家说,平地生险◇。相沿益迂怪,各斗出新奇。尔来千余岁,举世不知迷。焯哉圣人经,照耀万世疑。自从蒙众说,日月

  • 《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

    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此际归期为君促,伊川不得久迟留。

  • 《忆君王》

    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 《道院》

    园林悭十亩,天赐老生涯。雪境吟终夜,春时醉一家。篱疏簪菊种,石古络藤花。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 《晦日重宴》

    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紫兰方出径,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