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蝶恋花》

衰草残阳三万顷。
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
几许凄凉须痛饮。
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
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不是离愁难整顿。
被他引惹其他恨。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诗词:《蝶恋花·衰草残阳三万顷》

衰草残阳三万顷,
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
几许凄凉须痛饮,
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
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不是离愁难整顿,
被他引惹其他恨。

中文译文:
衰败的草地,残余的夕阳遍布三万顷,
尽管孤零雁影飞过天际。
有多少悲凉需要痛饮,
行人只能在江边自醒。
重逢的机会少,离别的时刻多,看着双鬓渐渐苍老,
千丝万缕的情丝纠缠,更不用说新近的疾病。
并非是离愁难以整理,
却因为他引发了其他的怨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为宋代辛弃疾所作,以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和痛苦情感。

首句“衰草残阳三万顷”,描绘了一片衰败的景象,暗喻了作者内心的凄凉。衰败的草地和残余的夕阳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孤独寂寞的状态。

接着,诗中出现了“天外孤鸿影”,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这里的“孤鸿影”象征着独自飞行的孤雁,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离愁别绪。

诗的下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和病痛的痛苦。行人只能在江边自醒,意味着作者在离别中得到了觉醒和领悟,但仍然难以摆脱内心的痛苦。

诗中提到“重逢的机会少,离别的时刻多”,表现了作者对于离别频繁而重逢稀少的心情。他看着自己的鬓发渐渐苍老,体验到了岁月的无情和变迁。

最后两句“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表达了作者对于离愁的无奈和愤懑。作者认为自己的离愁并非难以整理,而是被他人所引发的其他怨恨所困扰。

整首诗通过描绘衰败的自然景物和表达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展示了辛弃疾才情横溢的写作风格,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离别和痛苦的深刻体验。这首诗在宋代词坛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誉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楼》

    百尺江上起,东风吹酒香。行人落帆上,远树涵残阳。凝睇复凝睇,一觞还一觞。须知凭栏客,不醉难为肠。

  • 《送李逢原》

    祢衡负其才,沉没鹦鹉洲。李白负其才,飘落沧江头。後亦多效此,才薄空羁囚。文章本济时,反不能自周。吾尝戒吾曹,慎勿异尔流。臧仓毁孟轲,桓魋迫圣丘。虽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吾今重子学,无力荐公侯。行当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 《点绛唇 寄李辅之》

    生死论交,有情何似无情好。满前花草。更觉今年老。塞上春迟,湖上春风早。东州道。几时飞到。烂醉红云岛。

  •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

    中原无事不粟马,散牧春皋荐草中。何必西来三万里,龙媒二骏是追风。

  • 《一片子》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

  •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莫笑衰颓七十翁,老来柔外尚刚中。评诗青眼时虽白,借酒苍颜也自红。轻薄交游翻手雨,艰难仕宦打头风。休官至此六逢闰,能忍穷人不送穷。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